心理疾病有哪些种类及表现?
在医学上,心理疾病与精神疾病是一类问题,包括许多疾病,其常见的种类及表现如下。
1.神经发育障碍:包括智力发育障碍、交流障碍、孤独症谱系障碍等。
2.精神分裂症和其他原发性精神病性障碍:最常见的两种症状为幻觉和妄想。
3.心境障碍:持久的悲伤情绪或间断性情绪高涨或从极度兴奋到极度悲伤的情绪波动。
4.焦虑和恐惧相关障碍:对某些物体或情况有恐惧和害怕的反应,以及焦虑或恐慌的体征。
5.强迫及相关障碍:患者会被反复出现的想法或恐惧感困扰,使其执行某些仪式或例行程序。
6.应激相关障碍:对压力事件或情况产生情绪或行为症状。应激源可能包括自然灾害,重大***或危机,或人际关系问题。
7.分离障碍:患有这类障碍的人对记忆、意识、身份认同以及对自己和周围环境的总体认识会受到严重干扰或发生重大改变。
8.躯体形式障碍:患者会经历身体上的疾病症状或疼痛,并伴有过度和不成比例的痛苦,不管医生是否能找到症状的医学原因。
9.物质相关及成瘾障碍:酒精与毒品是常见的成瘾对象。患者尽管知道滥用成瘾物质会带来问题,但仍然继续使用,对该成瘾物质产生躯体依赖和心理依赖。
10.人格障碍:主要有偏执型、反社会型、冲动型、表演型、依赖型等分型。
11.性心理障碍:如窥阴症、露阴症、恋物症、恋童症等。
12.神经认知障碍:以谵妄、遗忘、痴呆等认知缺陷为主要症状。
13.与其他疾病相关的精神和行为障碍:如颅内与躯体感染所致的精神障碍、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内分泌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等。
本内容由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焦虑抑郁专科 副主任医师 欧阳萱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抑郁症究竟是种心理疾病,还是心理承受能力差与强的区别?
感谢邀请。抑郁症不属于心理障碍,重度抑郁症是归于精神障碍疾病系列的,因此。抑郁症和心理承受能力差和强的关系不大。
关于抑郁症,有两个点是可以确定的。首先,抑郁者的神经递质:血清素(化学名称:5-羟色胺)浓度偏低。因此,吃药是可以改善抑郁症状的。其次,抑郁症发生的心里机制,有了一个初步的结论:抑郁主要发生在潜意识层面,因为抑郁者无法在意识层面理解自己丧失的东西。
抑郁者在意识层面无法理解自己丧失的东西,抑郁者充满了对自我的责备和诋毁。这正是旁人不能理解抑郁症者的原因。连他本人都不知道丧失了什么,你劝他想开点,根本就挨不着啊。
事实上,抑郁症对人的心灵成长是有益的。可以说,没得过抑郁症的人,还没有开始了解人生。用心理学***荣格的话来说,“抑郁症”是内倾思考的一种形式,是一种清醒的状态伴随着痛苦。和抑郁症和解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慢慢“熬”,这是一种中药的感觉,味道很苦,苦中觉知人生的意义,不断深入的了解自己,读懂潜意识的提醒,面对自己的业障真诚的忏悔,这就是抑郁症的意义。
接触过不少抑郁症状的朋友,还有情感障碍(抑郁症)患者,两者是不同的,就几个方面分享下:
1,成因:抑郁症的病因并不非常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生物、心理与社会环境诸多方面因素参与了抑郁症的发病过程。生物学因素主要涉及遗传、神经生化、神经内分泌、神经再生等方面;与抑郁症关系密切的心理学易患素质是病前性格特征,如抑郁气质。成年期遭遇应激性的生活***,是导致出现具有临床意义的抑郁发作的重要触发条件。然而,以上这些因素并不是单独起作用的,强调遗传与环境或应激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_a***_]交互作用的出现时点在抑郁症发生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就像感冒发烧一样,抵抗力差的,遇到天气变化,上火,空调等各种因素作用下导致感冒症状,有人可以生抗,有人得吃药输液一样。
2,例子:我已经建议3个大学同学去医院确诊了(一个因为性格原因,一个是突发感情***导致,一个是工作压力问题),轻度和重度,都有好转。年初叔叔过世了,堂妹经常无端地半夜哭泣,失眠严重,持续了一周,后来因为家里人陪伴开导,抑郁情绪得到缓解。
他们也很欣慰,因为有人懂他,而不是自以为是的劝他“想开点”,这类群体真的很庞大,如果身边的人抑郁了,建议他去专业精神科诊断,而不是劝他想开点,多大点事啊,会过去的……要知道您的不正确的建议,会是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
3,症状:症状如下建议就医:持续情绪低落,食欲不振,睡眠下降,持续时间2周以上且每天持续时间较长,甚至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那一定要去专业精神科诊断。
4,治疗:轻度的患者,有自愈能力,中度以上患者必须接收专业治疗。过程遵医嘱服药 配合心理咨询,不中途停药,痊愈可能性很大,尤其是第一次发病时,切记不停药。另外,如果条件允许,建议配合专业心理咨询(一般会***用CBT认知行为疗法),心病离不开心药医嘛,这样会有更好的效果。
5,抑郁数量很庞大,别忌讳就医,如果身边有这样的朋友家人,请给予爱和支持。
其实,懒得看这些,用网上的言语疗愈自己,不如直接找个靠谱的咨询师。
暴力一点的解决方式,就是体验到抑郁的好处,了解自己行为的动因。
世上没有不能吃苦,人的选择都是为了少吃苦,至少是在当时的他看来。
所以因为抑郁能让你舒服,所以你才抑郁,如果抑郁对你没有好处,你为什么要抑郁呢?
抑郁症是一种较重的以悲观低落为主要特征的不良情绪与行为表现。与心理承受能力有关,但不是关系太大。
按生本能心理学对抑郁症机制的研究认为,抑郁症是个体遇到了重大的现实和心理困境无法走出而导致的,这就决定了不论承受力强还是承受力弱,你走不出这个困境,都会有这样的情绪和行为表现。承受力强的人耐受痛苦的承受力还强一些,坚持时间长;承受力弱的人耐受痛苦的承受力还弱一些,坚持时间短。达到无法承受的地步,就会出现心理的崩溃和生理的更多症状,以致于无***常生活和工作,严重的有厌世自杀等行为。
不过,抑郁症的解决是完全可以的,但很多不***取生本能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不能达到好的效果,这样也给人们解决抑郁的信心带来打击。有了抑郁的各种表现,及时寻求生本能心理学家的调治是最好的选择。
抑郁症是一种无明显诱因的情感障碍(或情感性***,属于***范畴,而非心理疾病),既无对应的生活***,也不是认知因素导致,即病因不明。现有的病因学都停留在***说状态。
这与心理承受力无关。与心理承受力相关的疾病是:迁延性心因反应(战场应激综合征)、歇斯底里(癔症、转换性心因障碍等)。
对抑郁症而言,抗郁剂治疗有效。
人性缺陷和心理疾病有什么区别?
人性本无善恶,何来缺陷,而且人性是有灵智的,一旦发挥出来,可以惠及自己/家人/社圈。
你所说的“心理缺陷”,本质是心理“障碍”。“缺陷”一字说得是过于严重。对治的良方是“找回自信”,从而能发挥自性的灵智。
如何找回自信呢?
1,静下心来,承认自己的不足,找准突破口,打磨一技之长,→固本;
2,过程中,不断心理磨练,事上磨,磨中悟,→精进;
3,如果有能者给予心智上的点拨更好。没有,靠自己也行,只要心态放正,照样可走出过去的阴影,回复到人性的自然态,享受人生,→自强。
至于“三观”(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是在现实中磨砺出来的。坐而论道,空对空,不能成。就如,不下水呛呛水,岸上的游泳博士写的游泳书,无用。
如何从生理,心理,社会角度理解精神疾病?
精神疾病主要是一组以表现在行为、心理活动上的紊乱为主的神经系统疾病。目前的研究结果认为精神疾病是生理、心理、社会因素综合相互作用的结果。
精神疾病是在各种生理、心理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大脑功能失调,导致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障碍的疾病。
1.生理和心理方面
人的身体和心理是相关联的,心理因素会导致生理功能出现变化,同样生理功能的改变,也会引起心理活动的改变。人的神经系统是可塑的,精神疾病患者自身的生理遗传因素、神经生化因素等相互作用,会导致心理活动、行为、及其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所以在诊断精神疾病时,要注意了解精神疾病患者是否正患有躯体疾病,如果是生理因素导致心理障碍,当躯体恢复健康了,若仍有后继的心理障碍,就要及时去看心理医生。
心理认知方面,由于人们对事物的理解、概念的使用、推理的逻辑或自我认知、评价的偏差与失误等会造成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
2.社会因素方面
引发心理与行为问题的社会因素有很多,如应激性的生活***、父母的养育方式、社会的阶层、社会的经济状况、种族、文化宗教背景、人际关系、生存的环境等都是精神疾病形成的重要因素,社会的文化、习俗等通过记忆、学习会使人的大脑结构,化学和神经活动不断发生变化。
生理、心理、社会因素相互影响,它们既可以作为原因因素在精神障碍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也可以作为相关因素影响精神障碍的发生、发展,还可以在躯体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如导致心身疾病。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alerifajar.com/post/10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