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心理学真的能治愈心理疾病吗?
学好心理学真的能治疗心理疾病吗?这个回答是肯定的,但是很多人并不接受,因为对心理学不了解。
#心理咨询师说#
首先说心理学是干什么的?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产生发展的规律以及特点的一门学科。人的心理状态在产生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什么样的异常,也是心理学研究的范围。
再说心理疾病是什么?表面上的称谓是心理疾病,实际上是一种心理异常现象,本质上不是病,是心理问题。但是心里问题会通过情绪,身体不适表现出来,让人感觉很像病。
比如说情绪低落,烦躁易怒,不想吃饭,睡眠受到影响,身体还有疼痛,心慌,心悸,出汗等不良反应。
这些不良反应不是身体器官出现故障了,而是它的功能受到了影响,降低了效率,出现了紊乱。之所以有这些紊乱现象,是因为个体遇到了较大的困难,在心理上出现的反应。这些较大的困难又跟错误的认识、信念、观念、看法、做法有直接的关系。上述这些认识、信念、观念统称认知,都是心理学研究的范围。
由此可知,学会了心理学,学会了人的心理产生发展和特点,尤其是认识与行动与情绪和不良反应的关系,就能够从心理问题的不良反应中走出来,也就是解决了心理问题。心理学对于解决心理问题是至关重要的,而且心理问题属于心理学,也只能由心理学来解决,不能用封建迷信等不科学的手段。
病娇属于心理学哪个分支
1、是精神分裂症的一种(轻度病娇)完全性的精神疾病被第二人格完全占有(重度病娇)
2、严格来说病娇并没有精神医学理论的研究背景,主要来说其实没有医疗方面的知识作为基础,只是游戏玩家以及游戏评论上对女主角做出人物个性的分析法,此类型角色大多有性冲动和陷入躁郁状态的描写。正常状态的人物陷入病态萌的状态同时也被称作“暗化(病态化)”或是“黑化”。此类型角色和交往对象所表现出异常程度的爱情表现受到同好间的喜爱。
病娇包含了两个不同的类别:一种是原本正常但是精神无法承受情感的重负而丧失理智的人;另一种人则是本身就不具备正常思维方式的人,因为陷入爱情而变得更加不正常。虽然这两种情况目前都被认定为病娇,但很明显可以看出,一种是随着时间而变化,一种则是因果关系。
直系亲属患有精神疾病能不能学心理学?有什么建议吗?
感谢邀请,我认为,亲属患有精神疾病并不耽误学习心理学;但是,如果学习心理学是为了精神疾病的康复,那么,我想先跟你普及一下心理学、精神病学的一些不同,因为这完全是两种不同的专业领域。
基础和应用
如果你的亲属已经被确诊为某种精神类疾病,那么,我想患者和其家人已经开始接触相关的医院和医生了,这些医师并不一定是心理学专业毕业,而是医学院的***学专业毕业的医师,之所以会是这样,是因为心理治疗和精神科医师治疗的患者具有完全不同的病源、病症以及治疗手段。
心理学专业所涉及到的内容更像是一种基础学科,它是心理学学生走向社会进入具体应用之前的学习内容;所以,学习心理学并不代表有心理咨询或者心理治疗的能力,更没有治疗精神疾病的能力,这是临床医学的范畴,是需要医学院毕业的专业精神科医师进行治疗的。
并且,根据不同的***类型,我想患者的表现形式以及思维和行为上的正常程度也是有所差别的。由于不清楚是哪一类的精神疾病,所以我也不好判断,但是可以征询一下相关医师的建议。
心理疾病患者阅读心理学书籍对自救有帮助吗?
个人浅浅认为,这种心理疾病,跟所处的环境周围人及事有着息息相关,才导致了致命弱点***打击,落下的病源,自己的个性性格比较懦弱脆弱!又不甘示弱屈服认命!又相当明感清楚世事难料!明白知道清晰…又无能为力去抗衡!又找不到合适的出口方法解决!久而久之变成了“走火入魔灵魂出窍”表现怪里怪气与众不同的怪异自我行为…甚至急躁不安!不得安生!不知所措不知所云…哪里还有安稳的心情阅读呀?必须要有最亲近的人,有耐心细致入微,不厌其烦精心照料周到[_a***_],说说心里话,交心理解,在做一些平时喜好的事情来梳理情绪,化解郁闷憋屈,外加心里医生来开解,才能治标治本。
心理学角度:我认为也许可以,但是操作不好也容易使自己陷于更糟的状态。
1、学习心理学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知识不断积累,个人体会越来越多的时候,也是一个自我成长、自我治愈的过程,这个是毋庸置疑的。
2、对于一部分有“反刍思维”的 人来说,可能学习心理学有负面作用,因为过度“自省”容易导致抑郁。反刍思维是指当个体在生活中遭遇负性事件时总会在想,“这是为什么呢?”“我总是这样想很多”“我无法控制我的思想,没有办法集中精神来做事情”。简单来说,学习了心理学以后也许你会不断的想要去解释,回想那些你痛苦、难过的消极***,使自己陷入“恶性循环”。研究显示:反刍思维会导致个体更容易陷入抑郁的情绪当中。
那得读对了书!
许多“心理学流派”误人、害人。
读《杀死弗洛伊德》可以使你不走弯路;
读《焦点解决短程治疗》、《森田心理疗法实践》,可以是有高效疗愈并获得智慧。
记住: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还得边看书边实践,而且是先行而后真知。
书讲的是事,可以多看这方面的书,再听做这方面的讲知识,就能接合所看到的书上的知识,知识越多获得能量越多。对抑郁症很有帮助。学习系统基础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所有的问题。
你好。
通过我自己体验并结合大多数来访的情况,觉得 阅读心理学书籍对一部分人有帮助,还有一部分人阅读心理书籍会越读越偏执,越读越扭曲。
这跟本人的人格发展水平有关。
一个神经症人格水平的人,也就是心理成熟度较好的人,他的心理困扰原因主题是冲突,有一定的反省能力。可以通过阅读书籍,自己理解问题的原因,悟出解决办法。我的这类型来访在做咨询时通常用时比较短,效果好。期间会推荐他们阅读跟他们本人心理疾患相关的书籍资料。来访反馈很有帮助和启发。咨询也容易达成助人自助的目标。
一个边缘人格发展水平的人,心理成熟度较低,他的问题根源是心理结构有缺陷,主要创伤是生命早期在抚养关系中没有得到积极关注和恰当回应,处于全能幻想和完美自恋的状态。缺乏共情和反省能力。如果只阅读心理学书籍在理性层面认知调整,那是解决不了问题的。简单理解就是哪里跌倒得哪里爬起来,关系创伤在关系中修复。我一个朋友本人有些自恋性格特点,清高自傲。大量阅读心理学书籍后,懂得越多,越表现出谁也瞧不上的状态。不但没有完善自己的性格,反而愈发严重。后来还是老老实实找咨询师做个人修复体验去了。
有了心理病患,首先得评估了自己的人格基础,然后再选择恰当的方法治疗。该阅读的阅读,该咨询的咨询。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alerifajar.com/post/10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