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常见疾病与气候有关-哪些常见疾病与气候有关系

huangp1489 2025-03-26 96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1. 心脑血管疾病会受气候因素的影响吗? ?
  2. 低温冰冻天气有哪些疾病是高发的?如何防护?

心脑血管疾病会受气候因素影响吗? ?

神经内科说一下本科基本。

梗死,又叫脑梗塞,绝对和天气有关。其实坊间也流传春秋一遍滴流说法,且不说这种定期打滴流合理与否,至少说明老百姓知道气候季节变化容易脑梗塞。

夏季,爱出汗,有脑内及颈部动脉狭窄患者如果出汗多,补充水份又不及时,容易导致血容量少,进而引起脑梗塞发生。类似的情况,如果检查发现脑内大血管狭窄,或颈部有板块,蒸桑达、剧烈运动等出汗多的活动适合这类患者。类似道理,如果患者出现呕吐腹泻等脱水情况,对于有血管窄的也是容易造成脑梗塞发生。

哪些常见疾病与气候有关-哪些常见疾病与气候有关系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冬天,北方有暖气,屋内暖和,23度左右,室外可能-10℃以下,老年人出门活动,冷热极速切换,容易热胀冷缩,出现脑梗塞。另外,有些人家里暖气特别好,28,29度,还是地热,老年人睡床上就行地下放盆火炉,蒸发很多水,也是冬天脑梗塞高发的原因

颅内血管狭窄可以磁共振血管成像,颈部血管有没有斑块,狭窄多少,可以做颈部血管彩超。如确实有狭窄,还不能手术解决的一定避免上述情况,尽量避免发病


当然会啦,301海南分院有一个研究课题就是这个方向的。

哪些常见疾病与气候有关-哪些常见疾病与气候有关系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大家都知道,有很多东北人民在海南买了房,或者租了房。每年的冬天,他们就会像候鸟一样,从天寒地冻的东北飞到温暖如春的海南。

东北的气温是零下二三十摄氏度,而海南的气温是零上二三十摄氏度。这样,极端情况下,温度可以相差70摄氏度之多。

很多东北的朋友,一下飞机,就会出现脑血管疾病。最常见的就是脑出血。而且发病率远远高于东北本地和海南本地平均水平。这就引起了医生们的注意,收集了大量的病例进行研究。

哪些常见疾病与气候有关-哪些常见疾病与气候有关系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可以肯定的说,气温和心脑血管发病有很大的关系。但是具体的机制仍然没有定论,目前只有***说。

另外,高纬度寒带地区的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本身也高于低纬度气温暖和的地区。比如俄罗斯脑血管疾病的平均发病率高于中国,中国东北地区又高于中国华南地区。当然,这也与北方高寒地区喜欢大量饮用烈酒、饮食偏咸有关。

但是,气温,也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

希望冬天从东北去海南的朋友,尤其是本身有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要注意一点哦。

东北的朋友如果要去三亚越冬,我建议尽量选择两地温差尚不大的秋季就出发

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急性发作和气候因素是有一定相关性,主要血压的变化等有一定的关系。

外周动脉血管的收缩和扩张和环境因素有着一定的关系。当人体处于一个适合的温度环境之内,突然进入到寒冷的环境之后,会出现外周血管外周动脉血管收缩,引发血压升高,如果身体不能够及时调整,突发增高的血压就是急性心血管病发病的一个常见诱因。

在多年之前,网络上有流行一种“冰桶事件”,有的人正是因为突发温度的温度,导致急性心血管病***的发生,在当时,这种报道屡见不鲜。

所以,建议长期处于空调的房间到室外之后,或换季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出现血压的波动,进而诱发急性心脑血管疾病***。

目前,正处于炎炎夏日,温度过高,可能会使身体的汗液较多。大量的汗液排出,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补充水分和盐分,可能会诱发血钾降低等问题,而后者也是诱发急性心血管病***的一个诱因之一。

会的,特别是高温天气,会让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升高!高温高湿的天气,人比较容易烦躁,紧张抑郁夏天的燥热会让人的睡眠质量大大降低,大量出汗使体内水盐失衡,血管粘稠度升高增加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风险

当气温高过35℃,身体的新陈代谢会显著加快,皮肤血管扩张,体表血流量增加,心脏回血量增加,心脏的工作压力增加!心肌冠状动脉供血要求提高。而冠狀患者本身的疾病基础,会提升发病率!

低温冰冻天气有[_a***_]疾病是高发的?如何防护

正常人的印象里,春天是疾病高发季节,但是其实冬天比春天更烦人。

春天的传染性疾病预防治疗,而冬天的好预防难治疗!一般来说,冬天有5种常见疾病容易发作。

1、心血管疾病

天气冷容易导致血管收缩、痉挛,从而导致血压升高,就会升高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几率。想要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就要做好保暖工作,让温度不低于18℃,外出也要做好防寒工作,注意头晕胸闷症状

2、关节炎

寒冷会***关节,导致关节疼痛、红肿,而冬天天气持续走低,会加重关节炎的病情。在平时要注意膝盖、腰部和手肘等部位的保暖,不在寒冷、潮湿的环境中工作太久,也不要过度劳累,加强锻炼,改善、调节管结构功能

3、冻疮

冻疮很多人都会犯,手上、脚上、耳朵、面部都是高发部位,想要预防就要适度锻炼,促进血液循环,热水泡脚,做好保暖措施。

4、慢性支气管炎

长期吸烟者、老年人在气候寒冷的时候就容易患上慢性支气管炎,出现发热咳嗽、吐痰、哮喘等情况,而且容易恶化成为肺气肿和肺心病。想要预防就要注意保暖,少吃辛辣***的食物,用鼻呼吸

5、哮喘

空气很容易***到肺部,而且冬天雾霾大,空气感染也容易引发哮喘。外出要用鼻呼吸,佩戴口罩,雾霾天气不要在室外待太久,此外也要远离过敏原。

一、暖气病

冬季来临,空调暖气等供暖设施的使用,门窗紧闭,空气流通不畅,环境过度干燥,室内外温差大,易产生咽部不适、乏力、头晕、口干等症状。

所以,应控制室内温度湿度,适当通风。供暖期间,应尽量多喝开水,多吃新鲜蔬菜尤其是富含维生素的蔬菜

二、呼吸道疾病

冬春季节本就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马上来临的春节,旅客大量集聚、人员流动频繁和室内空气质量往往较差,更容易发生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儿童更是这些疾病的易患人群。预防措施效:

1.在人群聚集场所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纸巾掩盖口鼻,佩戴口罩等。

2.勤洗手

3.注意环境卫生和室内通风。

4.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增加机体免疫能力

5.儿童、老年人、体弱者和慢性病患者应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

6.流感高发时,避免到人堆里活动。

7.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时要及时报告,早诊断、早治疗。

三、食物中毒

长时低温湿冷和电力供应缺乏等,直接影响到蔬菜、肉食品等食物存放,导致产生有毒有害物质,摄入后出现的一系列中毒症状。食物中毒的预防与控制:

1. 做好食品保存和加工。

2. 搞好餐、厨具消毒

3. 未充分加热食品不食用。

4. 注意保存条件、保藏期和包装。

四、皮肤疾病

人较长时间暴露在潮湿低温环境条件,易发生冻伤等。尽可能保暖、保持干燥,发现皮肤病损伤,及时就诊治疗。

五、一氧化碳中毒

注意热水器或煤气正确的使用方法及保养,并注意是否呈完全燃烧状态。若产生红色火焰,则表示燃烧不完全,产生的一氧化碳较多;若产生蓝色火焰,则燃烧较完全,产生的一氧化碳则较少;注意检查连接煤气灶具的橡皮管是否松脱、老化等防止漏气;用炭火盆取暖时要注意空气流通。中毒后如何处置

1、家庭煤气泄漏时,要迅速关闭煤气阀门,打开门窗通风,切勿使用明火;

2、一旦发生煤气中毒时,应迅速将患者转移到空气新鲜处,并注意保暖,迅速拨打120急救电话送到医院救治。

六、心脑血管疾病

心脑血管病的老年人,做好保暖措施,下雪、化雪的时候天气格外寒冷,尽量减少外出时间;尽量避免感冒和感染其他疾病,避免受凉,谨防受冷诱发新的疾病感染; 可适当运动。发病后如何处置:

脑血管病人发病后,首先是做一个简单的处置,把病人摆好***,让病人平躺,揭开病人的上衣领扣子,使其呼吸通畅,并注意保暖;同时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尽快就医。

这种情况下,第一是呼吸道疾病好发,比如,受凉以后诱发感冒,咳嗽,慢性支气管炎等。

第二,是冻疮,好发于手脚的关节处,并且疼痛,发热,红肿。

怎么防护?第一,适当增加衣服,防寒保暖,比如带围巾,戴帽子,手套。第二,避免劳累,劳逸结合,适当休息,因为疲劳会降低人体的免疫力,会诱发感冒等病的发病哦!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alerifajar.com/post/10258.html

相关文章

心肾不交的常见疾病-心肾不交出现的病症

心肾不交的四种症状是什么?心肾不交的症状和原因是什么?长期心肾不交的后果?心肾不交的四种症状是什么?心肾不交的四种症状是什么 心肾...

常见疾病 2025-04-02 阅读2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