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00后会更容易的心理疾病吗?
00后这个词大家再熟悉不过了,提起00后,可能最想说的一句话就是他们太幸福了,不仅仅是吃穿各种满足,连玩乐也是应有尽有。但是最近有一句话很火也引起了很多人思考:80后喊累,90后喊养生、00后喊颓废?
其实在当今时代,大部分人都有着各种焦虑症,每个年龄段都有自己的焦虑症,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焦虑症:发胖、秃发,体现在生理;躁动、叛逆、困扰,体现在心理……
你真的了解00后的心理吗?
儿童心理问题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所有儿童心理问题反映出的其实是背后的学习生活问题,而目前00后比90后学生的学习负担重多了,那么家长和老师需要更重视对学生们的情绪疏解和心理引导。
1.过度兴奋:一些学生由于长时间居家学习,复课后,觉得终于可以脱离家长的监督和唠叨,走出家门自由了。还有学生觉得终于可以见到许久未见的同学,可以和更多的同龄人交流了,心里憋了一肚子话要说。在复课初期,因兴奋过度而睡不着觉,从而影响正常的学习状态。还有的学生可能在居家学习中遇到瓶颈和学习上难以解决的问题,终于能得到老师面对面的授课而感到兴奋。
2.恐惧害怕:疫情尚未结束,疫情给孩子们心理造成的阴影仍未消去,加上目前部分省市疫情又有发生的迹象,有的孩子害怕走出家门。
3.焦虑不安:复课后,疫情常态化导致的一些变化会让学生感到学校生活与以前不一样了,起初可能无法适应,也可能会分散注意力,影响学习状态。同时,由于网络授课,一些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是特别好,开学后,感觉跟不上进度,学起来有些吃力。这些变化,都可能让学生产生焦虑情绪。
4.与学校老师配合好
5.做好后勤保障
作为家长应该帮助孩子管理情绪可以分3步走:
第一步,识别。
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情绪感受,比如,你心里是怎么想的?身体上又会出现什么样的反应呢?
当孩子出现焦虑情绪的时候,他们会感受到,有一些害怕或者有一些紧张,会感到不知所措。如果焦虑的情绪严重,甚至会痛哭,或者是身体感到不适。
第二步,疏解。
教给孩子,正确疏解情绪的方法。当焦虑情绪出现时,自己感到紧张害怕,可以通过跟家长沟通,说出自己的内心感受和想法。也可以向家人,寻求帮助。
家长需要注意的是,要耐心地倾听孩子。去感受他们的情绪,了解孩子焦虑的原因,而不是粗暴地对孩子说,“这有什么可担心的。
家长可以教给孩子一些排解紧张情绪的方法,比如说,看书、画画、听音乐等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第三步,处理。
帮助孩子疏解情绪之后,就可以进行到第三步处理,这里的处理不是处理情绪,而是处理引***绪的事情。
引发孩子焦虑的是疫情,家长就需要帮助孩子用正确和理性的态度,去了解有关疫情的知识和正确的防护措施。正确的认识和有效的防护,能够帮助孩子缓解自己过于焦虑的情绪。
哪个年代的人都有可能会患心理疾病。心理疾病的原因很多,至今还是世界未解之谜。
很多人认为心理疾病除了遗传和社会因素以外,很重要的原因是原生家庭养育不当造成的。现在的社会比较开放,生活和心理的压力对于零零后和零零后的家长来说都比较大。
零零后的家长大多数出生于七十年代或六十年代末期,这代家长的思想比较开放,见识也多,但是在如何当好家长方面欠缺一定的知识,甚至有些家长自己的心理还不成熟,许多人在没有学会如何做家长的时候就当了爸妈,所以在养育子女方面会有所欠缺。这种情况有可能会导致一个家庭的亲子关系紧张,最终导致零零后的心理问题。加上七零后父母当中的许多人经历过情感困惑甚至离婚,在养车供房方面也经历过前人所未有的压力,这会导致父母本身就有心理问题,进而加大了零零后子女产生心理问题的可能性;还有一个不争的事实,那就是七零后父母自身就从小生活在带着问题的原生家庭里,自己内心都有一个带着问题的创伤小孩,所以养育零零后的过程中难免会把一些情绪和心理问题带给零零后子女。
因而,零零后得心理问题的可能性比较大。想要杜绝或解决这个问题,还得从根子里下手,引导零零后树立良好的心身健康观。
还要鼓励零零后的家长学习心理学和家庭教育,学会怎样做最好的自己和优秀的父母,清理自身过往的心理创伤,修正自己和孩子在认知、行为方面的问题,妥善处理好亲子关系、亲密关系和社会关系,把积极向上,平和理性的[_a***_]和正能量传递给零零后。
你认为00后会更容易的心理疾病吗?
我不知道你为什么会问这个问题,或者说你是如何统计出来00后更容易得心理疾病的?
一、我们知道00后最大年龄应该是20岁,这个阶段可以说是一个人生的分水岭。
二、00后孩子的父母应该都是独生子女
20岁以内的00后,最有可能得心理疾病的年龄段,应该是14-20岁之间的年龄段。
我们可以吧14-20岁分成俩个年龄段
13-19:这是标准的青春期年龄段,这个时期男孩、女孩都处于生殖器官发育成熟、第二性征发育,具备了初次有繁殖能力。
这个阶段,尤其是青春期刚刚开始发育,男孩、女孩面对嗓音变化、体毛发育、第二性征喉结及乳房突然发生的变化,没有心理准备,难以接受现实。
孩子们内心是冲突、矛盾的。一方面心理上还是孩子的状态,还依恋着父母,另一方面这些突变让孩子们意识到自己已经具备成人的体征。这种心理和生理的冲突就会形成青春期的暴躁、行事无常、多变等行为,少数严重的会产生性心理障碍,主要的性心理障碍:性取向障碍、性别认同障碍等。
19-20,这个阶段独生子女面临毕业,走上工作、事业。与父母分离、走向真正独立的阶段。他们面临很多严峻的问题,必须要自己面对。脱离了可以来的环境,他们可能的感觉是,我不是世界的中心,无法面对、不可左右的太多,我不是重点,于是这个时期焦虑、抑郁、无助等情结就会产生。
当青春期遇上独生子女的父母时,会发生什么呢?
独生子女的成长环境非常优越,他们所得到的大都是关爱,照顾,很少需要他们去照顾别人,很大程度上他们是不会爱的。
更严重的是这些独生子女将面临着更大的问题,婚姻、家庭、孩子。
婚姻、家庭、孩子这是一个需要分享爱的境界,但他们不太会爱!
当独生子女有了自己的孩子时,他们忽然发现,要把爱给别人。
这是一种没有体验过的感觉,也是太能接受的感觉,还是不需要把爱给出去,因为,那是自己的孩子。
所以,回看独生子女的成长,之所以容易出现所谓的心理疾病,是他们缺少爱的体验,不会爱!
00后更容易得心理疾病?我认为可能是因为现在处于青春期的更多是00后,只能说处于这个阶段的他们心理会更敏感,正如70-80-90后他们也在青春期或多或少会需要有一些心理辅导。
不会。零零后的大环境和小环境都比较开放、自由,自我意识的部分相对九零、八零都更完善,他们更多的是面对逆境的能力,如何没有更大的挑战,会在和谐社会的基础上发光发热,创造无限。
你如何看待现在好多人都有心理疾病?
关于心理疾病有诸多因素:
一、物质条件太丰富,精神上的需求在法律与道德的面前无法施展。
二、物质条件太贫泛,往往是品味太高,能力太低。
三、社会发展太快,自己的脚步跟不上社会的步伐。自己没有先见之明。
四、往往不知足,然后不常乐。
五、自己具有的才能与自己在社会上的地位不对等,无法体现。
六、在环境与教育的条件下,身不由己者。
等等,等等,用古老中医的一句行话来说明,人身体的阴阳不平衡,达到一定的时间,就是心理疾病的表现。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alerifajar.com/post/10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