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此次疫情,我们该怎样用国学智慧来***自己的心理,以化解恐惧?
国学经典博大精深,能用来调整心态的典故不胜枚举。这里简单举两个例子,抛砖引玉。
安分适祸,将自得福。
这句话出自明朝陈继儒的《小窗幽记》,意思是对于突发的灾祸安然处之,自然能够逢凶化吉。
灾难面前,有人选择绝望,有人选择坚强,有人怨天尤人,有人逆行助人。
如果我们没有能力去帮助一些人,至少要让自己泰然处之。因为情绪真的能影响一个人的执行力和判断力,从而影响你应对困难的水平。
静,是最好的修行
老子说:“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道德经》
想让一桶水清澈,就是要让水平静下来,然后那些污浊就会慢慢沉淀。
做人同样需要沉淀。
这次疫情,我们“享受”了超长***期,一直以为手机,网络,食物可以待到终老的我们,开始觉得这样的日子无法忍受。
其实说起来,平时忙碌的生活,我们有多少时间让自己沉淀呢?如果能去掉浮躁,安静下来,这也许是一次增长智慧的绝佳机会。
心存敬畏,行有所止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论语》
有人说,这里的“天命”指的是神佛之类,而在我看来,孔子说的应该是自然规律。
有智慧的人,懂得对自然规律,宇宙法则心存敬畏。那些毫无底线,肆意妄为的人,是愚蠢的。
这次疫情,无论是否起源于蝙蝠,中间宿主究竟是谁,毋庸置疑的是,与野生动物脱不了干系。
纵然人类站在食物链的最顶端,也要懂得留一片天地给与我们共同生活在蓝天下的生灵。生态平衡是大自然永恒的定律,谁破坏了它,谁就要付出代价!
我想这是这次灾难给我们最大的启示!
最后祝福每个人否极泰来!
梦露居士为你解读国学经典,点击关注阅读系列文章。
2020年,全体中国人一起度过了一个十分难忘的新年,因为瘟神——新型冠状病毒正在神州大地上肆虐。
我们炎黄子孙团结一心,有信心战胜瘟疫,不过我们也不得不面对许多人的死亡与牺牲。截止此刻,新型冠状***已造成了1115人死亡。
面对死亡的威胁,我们该如何保持乐观与自信?我们可以从《庄子》中汲取古人的智慧。
在中国古代哲学家中,庄子是面对死亡最乐观的人,他说了很多关于疾病和死亡的故事。
《庄子·至乐》说了这样一个故事:
支离叔、滑介叔两个人一起去冥伯之丘、昆仑之虚游玩,忽然滑介叔左手手肘上长出了一个瘤。
支离叔问滑介叔道:“你厌恶它吗?”滑介叔说:“生命不过是外界元素暂时凑合在一起,这些元素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与尘埃没有差别。生和死的循环,就像昼与夜。变化降临在我身上,我为什么要厌恶呢?”
支离叔与滑介叔观于冥伯之丘、昆仑之虚,黄帝之所休。俄而柳生其左肘,其意蹶蹶然恶之。支离叔曰:“子恶之乎?”滑介叔曰:“亡,子何恶!生者,***借也;***之而生生者,尘垢也。死生为昼夜。且吾与子观化而化及我,我又何恶焉!”(《庄子·至乐》)
面对死亡,庄子何等的冷静,甚至让人感觉恐惧,其实这是一种向死而生的乐观精神。能够勘破死亡的人,才能积极的面对生活。
这样的故事在《庄子》中比比皆是。
《庄子·大宗师》中说了另一个故事,一个名叫子来的人快要死了,他的妻子儿女围在床前痛哭流涕。这时候子来的好朋友子犁来了,他对子来的亲属们说:“快走开啊,不要惊动正要变化的人!”
子犁又向着子来说道:“造化者多么伟大,会把你变成什么呢?是老鼠的肝脏,还是小虫子的臂膀呢?”
伟哉造化!又将奚以汝为?将奚以汝适?以汝为鼠肝乎?以汝为虫臂乎?(《庄子·大宗师》)
庄子说,天地间只是一口气而已,生命是气的凝聚,死亡是气的消散。
气消散后又重新凝聚,便是变化成新的生物;气凝聚后又重新消散,便是新生物的死亡。
气聚了又散,散了又聚,循环不已,生物就这样生生死死地变化着,没有停息。
所以庄子说,面对死亡我们不要悲伤,不要哭泣,而应该高歌一曲。至于世俗的丧礼,那不过是表演给别人看而已。
《庄子·至乐》中说,有一天,庄子的妻子逝世了,庄子的好朋友惠施前去吊唁祭拜。
结果惠施发现,庄子一边敲着瓦盆一边唱着歌。
惠施很不高兴地说:“你的妻子跟你一起生活了那么久,现在她死了,你不哭也就算了,怎么能敲着盆唱歌呢?这不是太过分了吗?”
庄子却、说:“妻子刚死的时候,我也悲伤过。不过我随即想到,她本来是没有生命的,后来气凝聚成形体,形体变化有了生命,现在她又变为死亡,人的生生死死就像春夏秋冬一样循环往复。我的妻子静静地躺在天地之间,我却在一旁嗷嗷地哭泣,这不是太不通达生命的道理了吗?所以我才不哭了。”
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噭噭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庄子·至乐》)
一般人达不到庄子这样通达的境界,也没有必要像庄子一样鼓盆而歌。面对死亡,适度的悲伤是有益的,可以让我们的心理更健康。
但是,我们不能沉浸于悲伤的情绪中,更不能被死亡与疾病吓倒。
华夏民族繁衍至今,不断的经历死死生生,然而文明却如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这一次瘟疫又算的了什么?
一切有为法,如梦亦如露。我是梦露居士,为你解读国学经典。点击关注,阅读系列文章。
面对此次疫情、我们该怎样用国学智慧,***自己的心里?以化解恐惧?在这次疫情的发生、确实吓到了好多人、有些不知所措?党中央一声号令、全国人民一口同声、一切听从党中央的安排和部署、愿意为国家和人民做贡献、一切为人民服务!当我们听到这样震撼世界的声音时,激动的泪水挂满了脸颊、晶莹透亮的露珠,顺着滚烫的面孔,缓缓滴达,好像有声音在说、全国人民放心吧,有我们白衣天使的前行,虽然手无钢枪、中国人民的智慧,不用枪,不用炮,照样消灭不打招呼的来防,就是这个恶魔***状!我们的人民凝聚力量,兵民一家人、天使一线牵、志愿环卫一包揽、禁足家里作贡献!一不变,应万变、感动地和天、雷鸣火闪到武汉、短短几十天、科研成果显著、很快找到了拐点,杀它个昏天地暗、解救了湖北武汉、感谢所有支持疫区的工作人员、感谢帅神钟南山!
与其发生疫情之后用国学来***心理,不如在平时就用国学***自己的心,让自己变得仁义。有了一颗仁心,落实到行动,就不会滥吃野生动物。人要顺应自然,《道德经》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如果不法地,非要违背地,就会引来灾祸。
作为中国人,我们的基因里都是中国的文化,《易经》、《论语》、《孟子》、《大学 》、《中庸》这些经典都在告诉我们最底层的人伦大本,但是我们总觉得西方文明更时尚,很多人不学自己国学的文化,去受西方文明浸染。其实,我们的祖先已经把我们的基因深入到骨髓里了,我们和西方文明本就不一样,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中国),只有中国文明完整地保留了下来。这是有一定原因的。
中西方差异大,就是受各自的文化基因影响,西方是文明,更强调人为的因素,用人为去塑出一些文明。而中国是文化,强调“化”的力量,更加循序渐进,强调无形的力量。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alerifajar.com/post/10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