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鱼的皮肤溃烂是什么病?
腐皮病主要背鳍以后躯干部位,其次腹部或近肛门两侧,少数在前部。病初皮肤肌肉发炎,出现红斑,后扩大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光滑,分界明显,似烙印。随后鳞片脱落皮肤、肌肉腐烂,甚至穿孔,见骨骼或内脏。 瘦弱游动缓慢。治疗:①发病季节漂***1mg/升全池泼洒消毒。②呋喃西林20mg/升浸洗10~20分钟。高锰酸钾涂于患处1g/斤。青霉素注射10或4万国际单位。③红药水涂抹伤口、水溶性抗生素加入饲养水体中。</SPAN></SPAN></p>祝你的鱼儿早日康复!
鱼身上长白霜似的怎么回事?
鱼身上有一层白霜是因为得了水霉病。水霉病是一种常见的鱼类疾病,对于很多观赏鱼都有危害的效果。导致鱼儿患病的通常是水霉菌,它会从鱼体表面的伤口侵入,然后吸取鱼的营养并长出菌丝,将鱼体包裹起来,看上去就像是白色的絮状物。由于这种病躲在低温季节患上,所以通过控温可以起到预防的效果。
治疗方法:
1、停食:治疗水霉病,首先要给鱼儿停食。一方面是因为得病后鱼儿的食欲下降,不喜欢吃东西,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水中有机物含量增多后,会导致病菌的继续繁殖,对其康复十分不利,所以要停止喂食,等到鱼儿康复后再恢复。
2、换水:为了改善水体状况,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需要定期给鱼儿换水。和平时换水不同的是,此时换水要频繁一些,通常隔一天就要换一次,这样水质才能尽快改善,也能降低水中霉菌的含量。换水后还要适当升温,并往水中加一点盐。
3、用药:水霉病光靠换水是无法治愈的话,还是需要适当用药。可以用高锰酸钾混合盐水浸泡病鱼,高锰酸钾浓度为每升2毫克,盐水浓度为1%,浸泡病鱼的时间不超过30分钟。
鱼身上长白霜,说明是得了水霉病,想要治疗的话,除了换水升温外,还要用呋喃西林或土霉素浸洗。这是一种常见病,致病菌有很多,其中最为人所知的就是水霉和绵霉,它们会从鱼儿体表侵入,尤其是伤口处,之后会慢慢长出菌丝,使其体表出现一些絮状物,鱼儿患病后往往精神不振,食欲不佳,而且严重时还会威胁生命。
这是鱼类常见的水霉病,又称白毛病,通常是鱼在受伤后霉菌从伤口侵入,寄生在鱼体内,并迅速汲取鱼体养分,由内向外生长,使鱼患处腐烂、食欲减退、最终死亡。
解决办法为饲养水体全面杀菌消毒,抑制病原菌繁殖,并在患鱼伤口涂抹10%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消毒处理。
鲤鱼容易得哪些寄生虫病?
鲤鱼容易得的***病:隐鞭虫病、口丝虫病、车轮虫病、鱼鲺病、中华鳋病、斜管虫病等。
隐鞭虫病 鳃隐鞭虫或颤动隐鞭虫寄生于鱼鳃,临床可见鱼体变黑,鳃丝鲜红,有许多灰白色粘液。寄生于鱼体表,鱼身体瘦弱。
口丝虫病 病鱼初期无明显症状,病情严重时体色变黑,明显消瘦,游动缓慢,呼吸困难,鳃和皮肤覆盖一层灰白色粘液。鳃丝呈淡红色或皮肤充血发炎,鱼鳞易脱落。
小瓜虫病 病鱼体表、鳍条及鳃部可见许多白色小点。鱼体消瘦,游动迟缓,浮于水面。 舌杯虫病 病鱼无明显症状,仅是行动缓慢,鱼体消瘦、变黑,离群独游。
吸管虫病 病鱼厌食,消瘦,体表苍白,鳃丝鲜红并有大量灰白色粘液。被虫体寄生的鳃或皮肤形成凹陷,鱼有特殊腥臭味,呼吸困难,独游于水面。
锚头鳋病 病鱼体表可见灰白色锚头鳋,被侵袭处组织红肿发炎,病鱼不安,常在水面跳跃,离群独游。
鱼怪病 病原为日本鱼怪虫,主要危害鲫鱼和雅罗鱼。病鱼消瘦,性腺发育不良。肉眼可见鱼的胸鳍基部附近有一小洞,洞内有鱼怪虫体。
疯狂病 病鱼消瘦,尾巴上翘,脑颅肿大呈苍白色,解剖脑颅可见颅腔内有白色胞囊。病鱼行动异常,在水中旋转狂游或跳跃。
粘孢子虫病 鲤碘泡虫常寄生在鲤、鲫、鲮身上,形成灰白色点状或瘤状胞囊。鳞片下出现胞囊。
指环虫病 病鱼头部肿大,鳃瓣呈苍白色,并有大量粘液,鳃浮肿张开,呼吸困难,鱼体消瘦,游动缓慢。
棘头虫病 病鱼体表发黑,消瘦,离群独游池边,剖其腹腔可见肠壁有点状小包,肠道轻度充血。
粘孢子虫病 肉眼可见鱼鳃上有许多灰白点或瘤状的胞囊,鳃组织受损,呼吸困难。对鲢、鳙、鲤、鲫、鲮等幼鱼危害较大。
毛细线虫病 病鱼消瘦发黑。解剖鱼体可见肠壁呈机械性损伤,致使细菌侵入而引起发炎,肉眼可见到肠内有白色线状虫体。
舌形绦虫病 病鱼腹部肿大,轻压感觉有硬块,鱼体瘦弱,漂浮于水面,游动缓慢。解剖鱼腹,可见腹腔内有白色带状虫体。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alerifajar.com/post/1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