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高危患者总觉得身边的人都在伤害她,包括父母,前几天父母已经向她道歉,她该怎么原谅自己和他人呢?
如果事情能够完全由她控制,也就不是抑郁症了。正因为是病,抑郁症有自身性格和身体素质原因,也有外部环境因素影响,所以需要个人和家庭乃至社会的共同努力。
抑郁病人,一定要调整心情,豁达开朗的性格有助于疾病的康复。原谅别人也就是原谅了自己。
对病人不必要求太高,也不用非要阐明对错。一切顺其自然,以患者的舒服为准。另外,告诉孩子,父母不一定总是对的,但一定是爱孩子的,所以,为了孩子的健康,自己一定会努力调整心态的,但不等于没有底线,不利于孩子健康的事情肯定是不会支持的。
如果这些都做了,孩子还是不能释然,就必须去医院了,请大夫调整药物的种类和剂量,用以支持孩子的情绪,有很多种情绪稳定剂可以帮助到你们的。
同时,心理咨询师也可以用一定的咨询方法帮助患者管理情绪,帮到你们的。
就这。
抑郁症,实际上是精神方面的疾病,有的表现为迫害狂,即认为身边有人要害他,精神高度紧张,最后可能做出极端的事情来。所以,家人、身边人在发现犯病时要高度警惕,最好是送医。
抑郁症缺的是生命的力量,就像一团火慢慢熄灭的过程,生不如死,从大到小,越来越小,但是这个过程,同样也是从小到大,一切都是重新整合的过程,抑郁症需要寻找支撑自己生命的东西,情况不同标准不同,只是一个简单的信念,世界很大无处安放,世界很美,受之有愧,世界很丑,无法改变,当一切都是错位,不被理解,也没有力气去理解外界的时候,给抑郁症选择不多。很容易变成是死还是活的状态。会有低到尘埃里的感觉,会否定一切,这个时候的人,很艰难,每次和外界的沟通都像溺水的人伸出头努力的呼吸。抑郁症就像溺水的人。是他们不会游泳,还是他们不配活着?
不需要原谅,需要找到自己痛苦的根源。所有的心理问题基本上都是一个模式,负面感受——对感受的负面评价——解决或逃避的冲动——解决或逃避的尝试——更多的负面感受。这是一个死循环,是抑郁症患者的误区,也是心理问题自我发展的路径。只有理解、切断和超越这个模式,问题才能解除,人才能解脱。简单说就是在面对心理痛苦的时候,不逃避,不跟随,不判断,不解决,不行动,观察,感受,记录,悬置。痛苦是个野兽,你一害怕它就知道,你一跑它就扑上来了。别动,别想,全神贯注盯着它,看它会怎样。这不太容易,可能需要无限的耐心,和漫长的时间,但是你无可选择,每个人注定是孤独的,需要独自面对所有的烦恼,没人能帮你。只有这样才能成长。
当然,如果实在做不到,就去医院吧,让那些笨蛋帮助你。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alerifajar.com/post/11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