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疾病诊断标准,心理疾病诊断标准有哪些

huangp1489 2024-06-02 69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1. 我想请问一下各位,心理不健康等于心理疾病吗?
  2. 常见的心理障碍有几种?
  3. 怎么正确划分心理界限?

我想请问一下各位,心理健康等于心理疾病吗?

***如心理正常和心理异常是一条从0到100的直线,那么狭义的心理不健康就是中间的灰色地带,即一般心理问题,并不特别影响生活工作。广义的心理不健康应该是指所有带着问题状态包括心理疾病或者精神分裂以及神经症。而心理疾病却是异常地带,超越了一般心理问题而成为了严重心理问题,即有可能是精神分裂或者是神经症。

一般心理问题可以通过心理咨询恢复到健康状态,不需要药物的***,而严重心理问题需要服药,并需要进行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师一般都没有处方权,有严重心理问题需要到有关医院进行就诊并遵医嘱服药。服药期间不要随便停,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服药并停药或减少剂量以及增加剂量,这个也是心理咨询师不能决定的,需要由精神科医生决定。

心理疾病诊断标准,心理疾病诊断标准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心理咨询师与心理医生也有很大区别,心理咨询师只能做咨询,没有处方权,不能开药,也不能要来访者随意停药。

心理医生有处方权而且他们与精神科相关更紧密,对精神分裂及神经症有更多方案和办法。

有心理疾病尽早到专门医院找比较靠谱的心理医生治疗,这样才能保证治疗效果。

心理疾病诊断标准,心理疾病诊断标准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心理不健康是心态出偏差,偏想,凡事爱偏急,也是心理病,焦虑症,忧郁症等,出现此状况,自我调节,保持积极乐观心态,多运动交流,开心多笑,想好的就有好结果,同时必须注意营养,按时休息睡觉,遇事冷静考虑处理!

心理学把人的心理状态分为正常心理(分为健康和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和变态心理。正常心理会在某一个阶段或遇到某些***的冲击时,产生一段时间的不健康状态;而变态心理是一种心理疾病状态。

在现代的心理学和心理医学领域,一般所述的心理不健康属于心理问题范畴,而心理疾病被定位精神性疾病

心理疾病诊断标准,心理疾病诊断标准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心理问题一般分为:一般性心理问题和严重心理问题。一般心理问题是您对某件事情、某个诱发因素造成心理的负面情绪;严重心理问题一般指的是泛化,举例子说,一个同事和你吵架了,你的情绪一直没有疏解,造成你见到其他的同事你也会产生负面情绪,这就是泛化的概念。心理问题一般可以选择心理咨询,经过一段时间的合理疏导,会达到调理回归正常的目的。

精神性疾病,属于疾病范畴,比如抑郁症躁狂症、精神分裂症等,这些都是需要进行医学、药物治疗的,心理咨询仅仅是***手段。千万不要仅仅用心理咨询来治疗精神疾病,很有可能延误病情,甚至造成严重后果。

建议在出现问题的时候,首先进行鉴别诊断如果是心理问题,就选择合适的心理咨询师进行心理疏导,如果是精神疾病,就要迅速进行医学、药物治疗。

之前有医学研究表明,抑郁症易感人群占总人数的20%,也就是5个人中有1个人存在罹患抑郁症的风险。所以,不要因为不好意思、怕被笑话而选择讳疾忌医。

人的心态可以决定人的病情,比如说高血压患者,是肝阳上亢、肝郁气滞型,有的人脾气不好,是火爆脾气。

还有家庭中,为了一点小事,夫妻间争吵而生气,在生气后又马上吃饭,有的还边吃饭边教训小孩,使孩子哭着吃饭,有的生气后马上蒙头去睡觉。生气看来是平时生活中发生的不愉快的事情,但这种不健康心态会造成疾病终生遗憾。所以讲心理不健康会发展为心理上的疾病。

心理健康就是要在精神上保持良好状态,以保障身体功能的正常发挥,来达到防病健身的目的。

要改变自己不良心态,就要保持泰然自若平和的心态,心中常有愉悦之感,保持一颗平常心,一切有损身心健康的因素都将被击退掉。

常见的心理障碍有几种?

心理障碍按轻重程度分为轻度心理障碍和严重心理障碍,严重心理障碍患者会出现严重认知情感问题,如幻觉妄想,情绪淡漠,情感严重低落,高涨等。按国际疾病分类标准分为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生理心理障碍、儿童期心理障碍、人格障碍和精神分裂症等。

常见心理障碍有以下几种:

一是[_a***_]障碍。包括觉过敏,感觉减退,内感性不适等。

二是知觉障碍。主要表现有错觉,幻觉,即幻听、幻视、幻触、内脏性幻觉等。

三是感知综合障碍。患者感知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如大小、长短、远近产生变形等。

四是思维障碍。包括思维形式障碍:思维奔逸、思维迟缓、思维贫乏、思维散漫、破裂性思维、思维中断等。

五是注意障碍、记忆障碍与智力障碍,注意减弱、遗忘、错觉、虚构、痴呆等。

六是自知力障碍。否认自己有心理障碍,甚至拒绝治疗等。

1、理想型心理障碍:每天的头脑里天马行空,总是好高骛远,眼高手低,无法踏实下来做一件事情,经常做这一件事,觉得第二件事更好些,于是按照不切实际的幻想总是更换目标。

2、自卑型心理障碍: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优秀,不如别人漂亮等等。这是一种严重低估自己的情绪体验。是一种比较低落、消沉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障碍容易引起严重的抑郁症。

3、闭锁型心理障碍:个别人因为性格或者情绪异常等原因不愿意与外界交流,总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俗话讲“闭门造车”就是这个意思。有些青年意识到自己的思想情感与别人不同,又不易为别人所理解,因而他们倾向于把自我体验封闭在内心,而不愿向他人表白。

4、失意型心理障碍:是当人的期望不能实现,某种需要得不到满足时所感到沮丧的心理体验。它使有些人会产生不正常的自我评价和期望,将导致个人社会适应的失调

5、嫉妒型心理障碍:中国人有一个传统的劣根性:见不得别人好。不仅见不得别人好,更是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这不但有碍于别人,而且害己,对成长是极为有害的。

6、惟分型心理障碍:这种人做事容易反教条主义的错误。考试流于重本本、条文的弊端,牢牢地打下“分数第一”的心理基础。在这种惟分心理支配下,人们只得为“分”而奋力拼搏。

7、怯懦型:这种心理的人过于谨慎,小心翼翼,常多虑,犹豫不决,稍有挫折就退缩,不想有所作为。有这种心理的人一般都气质脆弱,无所谓创新,成才。

8、情绪型:青年情绪的变化带有两极性,容易动情、喜悦、激动和振奋。同时,也容易悲观、消沉、忧愁和苦闷。对于青年的这种正常心理活动,重要的是在行为过程中加以正确引导,以减少不良影响。

9、习惯型:习惯的形成,一是自身养成的,一是传统影响的。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节奏缓慢,求稳怕乱,安于现状等保守的心理习惯,于是,就出现了这种妨碍人才成长的不良习惯。

10、厌倦型:一旦遇到波折、困难或不顺心的事,都要抱怨他人,感叹自己“怀才不遇”,悔恨“明珠暗投”,牢骚满腹,对生活失去兴趣,对美好的东西失去追求。这种厌倦心理磨损人的志气,是成才的一个致命伤。

你好

之前亲友有得抑郁症心理障碍,特意和心理医生了解过。

心理障碍通常会人没有精神,讨厌自己也不喜欢别人。

常见有以下几种:

强迫症:经常脑海中回想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或无关紧要的事情。对事情过分执着,过分追求完美。

抑郁症:长期心情低落,不快乐。感觉自己没有存在感(无价值)

社交恐惧症:在人多的公共场合恐惧被注视、关注。

睡眠障碍:长期睡眠时间太多或太少,失眠多梦,难以入睡。

您好。

什么是心理失衡:心里失衡又被称为心里障碍。

心理问题是指人们心理上出现的问题,如情绪消沉、心情不好、焦虑、恐惧、人格障碍、变态心理等等消极的与不良的心理,都是心理问题。

紧张不安,心烦意乱,忧心忡忡;经常怨天尤人,自忧自怜,毫无缘由地悲叹不已;碰上一点小事,往往坐立不安;遇到一点紧张的心理压力,便会慌张地不知所措,注意力难以集中,难以完成工作任务,并伴有身体不适感,如出汗、口干、心悸、嗓子有堵塞感、失眠等。

(1)思绪狭窄紊乱

(2)长时间过分担忧;

(3)情绪急切、过于激动紧张(有时候歇斯底里);

(4)往往伴随失眠、反复恶梦等。

“完美主义”人格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如:

(1)过度的自我批评、过多的体念失败、自我强加的过高标准或者过高的目标追求;

(2)恐惧失败;

(3)不顾后果地追求成功;

(4)饱受应该得到目标的折磨;

(5)一般都很难有幸福的家庭生活感受;

(6)喜欢把意志强加给别人。如华为集团追求完美***、绵阳一高考“机器”等例子都是“完美主义”导致的典型***。

抑郁性心理障碍:

情绪持续低落,郁郁寡欢,悲观厌世,心理功能下降,自我评价降低,不愿与人交往,情绪呆板,总以"灰色"的心情看待一切,对什么都不感兴趣,自罪自责,内心体验多不幸、苦闷、无助、无望,总感到活着没有意思。主要表现特征有:

(1)心境恶劣;

(2)对事物没有兴趣;

(3)人际关系紧张,好像看哪个都不顺眼,缺乏亲情感;

(4)自我评价降低,无自我价值感。

恐怖性心理障碍:

紧张、焦虑、眩晕等心理反应。如恐高症、利器恐怖、动物恐怖、广场恐怖及社交恐怖等。其中社交恐怖较为常见,主要表现就是赤面恐怖,也就是在众人而前脸红,面部表情惊恐失措,不敢正视对方,害怕别人看透自己的心思而难堪,心理产生紧张不安、心慌、胸闷症状

强迫性心理障碍:

做事反复思考,犹豫不决,自知不必想的事仍反复想,不该做的事仍反复做,因而感到紧张、痛苦。强迫性症状中常见的有:

(1)强迫观念,如强迫回忆、强迫怀疑等;

(2)强迫意向或强迫冲动等;

(3)强迫动作,如反复检查门锁等。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①高度攻击性

②无羞惭感

③行为无***性

④社会适应不良

这类人在幼年往往学习成绩不良、逃学、被开除、漫游、反复饮酒、性放荡、说谎、破坏公务、偷窃、***、对抗长者、攻击人等表现。成长后情感肤浅而冷酷,脾气暴躁,自我控制不良,对人不坦率,缺乏责任感,与人格格不入;法纪功能较差,行为受本能欲望、偶然动机和情感冲动所驱使,具有高度的冲动性和攻击性;自私自利,自我评价过高,狂热但不动人的行为;对挫折的耐受力差,遇到失利则推诿于客观或者提出一些似是而非的理由为自己开脱,或引起反应状态;缺乏***性和目的性,经常更换职务;缺乏良知,对自己的人格缺陷缺乏觉知;缺乏悔恨感与羞惭,不能吸取经验教训;多种形式的犯罪,趋向伴发药物或乙醇滥用。

怎么正确划分心理界限?

我都恨不得举报你,哈哈,这个问题没有主体,心理学的界限很多啊,比如说心理健康的界限,意识的,性格的,气质的等等。

我只回答心理健康的界限,如果不是你想问的,你再追问具体的。

心理健康的界限主要评价标准是:时间,性质和程度。

一般心理问题:不良情绪(压力,后悔,自责)持续一个月;

严重心理问题:持续超过一个月,不足半年,干扰或者影响正常生活,心理冲突常形;

神经症性心理问题:心理冲突变形;心理冲突就是自我矛盾,具体解释,自己百度。

心理疾病:这种我就不分析了,反正不是以上三种,又影响正常生活,建议去医院看心理医生。

还有心理健康其实是有具体的心理学量表的,有需要可以找机构测一下,或者网上百度一下,不知道有没有免费的,但应该有付费的。

心法:科学理性的价值体系。

一、心理界限基本功能。

一句话,让自己舒心,让别人放心。

心理的主体内容,大概包括了人的认知、情绪情感、意识意志、行为动机及行为模式、人格。

心理界限的设定,一个是保持身心完整和独立的自我,同时也便于与人交往中,言谈举止、利益往来、人情世故,有一个自我设定的标准。保持和谐友好的社会生活状态和个体的身心状态。

二、心理界限的具体内容。

以科学理性为基础,利己利人,至少不要伤害别人的的身心利益。包括科学理性的认知系统、情绪情感系统、意志意识系统和行为动机系统。当我们面临抉择的时候,得有一个最基本的不伤己伤人的底线。

举例来说,我们控制不住发火了,这是我们自己的情绪失调,但是我们要知道,无关人员没有任何义务来承受我们的怒火,所以要控制自己,不要因为情绪而无端影响和攻击他人。这是遵从情绪管理的社会规则。

再比如,行为动机设定。不能因为利益追求,而有意伤害别人,损人利己。利己的动机无可厚非,不一定强求非要利人,但至少不可以害人。

关于意志的例子,很多人以为叫人向善是好事。比如亲戚朋友抽烟的,我们保持吸烟有害健康的价值观,“好心地”死乞白赖的要别人戒烟、不抽烟。这是用我们的意志系统,去干涉别人的意志系统。所以按“意志系统”的界限设定,我们的意志系统要和别人的意志系统协调。我们可以劝善,却不能干扰别人的系统,强迫别人“善”。

三、结论,要想设定科学合理的心理界限,就要对这个“心理”有深刻的认知,同时融合社会规则、自然规则、生命规则。不能主观想当然,更不能自以为是,不管别人的身心利益和心理认知、感受。

反过来,当我们的心理体系比较科学续理性的时候,自然就能看出别人的心理系统特性,然后能够很好的包容和协调。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alerifajar.com/post/1187.html

相关文章

心理疾病排行榜,心理疾病排行榜前十名

精神病到底是生理疾病还是心理疾病?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患有心理疾病?而且很难治好?身体残疾和心理残疾哪个更严重?对任何事情都过份担心...

其他疾病 2024-09-19 阅读2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