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人一听说抑郁症就觉得是患者矫情,而不能设身处地地理解?
一是有些人自身心态较好,或遵从强者法则,前者无法理解抑郁症为何会因为一些事情让自己如此痛苦,后者则认为被外界打击至抑郁是弱者的表现;
二是如果没有得过抑郁症,常人对抑郁症本身就是无法设身处地地理解的,甚至抑郁症患者的家人也无法理解。
因此对于抑郁症患者的身边人来说,不要过于试图去理解他,更重要的是陪伴。
筑爱心理咨询师 金伟闯
是因为不理解。
对于一般人来说,感冒发烧是生病,骨折糖尿病算是大病,癌症算是绝症。
主观上将身体上的问题归于伤病,而将精神上的问题忽略。
自古以来,民间就以疯傻之类的词汇来形容,并没有引起重视。
而精神类疾病的重视也只是在相关从业人员那里被重视。
社会对于抑郁症,人格分裂等多种精神疾病的关注也没有多久,现在很多人连正确分辨精神分裂症和多重人格都做不到。没有基本概念。
您好,心理疾病因为很多悲剧事件成为了社会大众关注的焦点。在这里再次强调一下,抑郁症是疾病,和感冒发烧一样,是需要治疗和呵护的。千万不要用传统的什么软弱脆弱的来描述别人,这样说的人本身就是很不负责任!
1有抑郁症的患者或者有很大倾向得抑郁症得人,一定要及时求助专业的医生。其实这并没有什么,就像身体病了一样,是需要专业的医护的。目前国内来说大城市的医疗水平更高一些,团队也更专业。为了自己今后的幸福人生,建议去大城市比如北京、上海等医院去接受专业治疗。
2日常生活中尽量多找亲朋好友倾诉,虽然不能根除疾病,但是也能得到缓解。而如果我们身边有抑郁症的朋友或者亲人,一定要照顾好对方,及早送对方接受治疗。有时候你的一个小小的举动,也许就挽救了一条生命。
3让我们大家携起手来***网络暴力吧,什么叫***于无形,我想越来越多的人都明白了。
未经专业培训,且没有罹患过抑郁症的人,因自身缺乏对抑郁的体验,因此不能理解抑郁症的人是正常。
没有体验过或即便体验过,但个体心理韧性不同,对症状的免疫程度不同,认知不同,生活经验及个体背景不同等诸因素,***定***量等同,个体体验到的感受差别也比较大。
简单的理解:被火灼伤的人不能理解挨冻者的痛苦!
抑郁症是在近些年才逐渐普及的概念,人们对抑郁症患者的不理解,主要源于对这一疾病的不了解。
许多人认为抑郁症并不是什么真正意义上的疾病,不过是这类人群太过矫情,遇到一点小事就大惊小怪,一哭二闹三上吊罢了。内心脆弱、矫情、做作、无病***是他们对抑郁症患者的评价,可事实并非如此。
抑郁症的发生是生物、心理、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单胺神经递质学说认为,抑郁症的发生与大脑神经递质在神经突触间的浓度绝对或相对不足有关。
这里我想提起另一个概念,更年期,大家对于更年期的了解,应该远大于抑郁症,更年期人群之所以烦躁易怒,与绝经前后性激素水平的波动有关,抑郁症亦是如此,是有生物学基础的,并非简单的心理问题。
抑郁症患者往往表现出兴趣减退、悲观厌世、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注意力障碍、饮食和睡眠差等症状,病情严重的患者还会有自杀念头及行为。
抑郁症确实是一类疾病,并且绝非心理疾病这么简单,情绪的异常,仅仅是抑郁症患者的众多表现之一,患者需要接受一系列专业的治疗,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接受心理治疗,才能稳定病情。
亲人朋友的冷嘲热讽和不理解,有可能成为压倒抑郁症患者的最后一根稻草,患者的家人们,应该多多搜集相关的资料进行[_a***_],更多的了解这一疾病,给患者更多的关爱、陪伴、倾听、耐心,这对患者疾病的治疗,会有很大的帮助。
有人说“每个人心里都有病”,是不是真的呢?你怎么看?
其实吧,不是身体上吧疾病,至于内心的病,也有可能是跟你相处的环境有关系,除了过分的紧张,还有就是接触的人,有句话叫做圈子不同不必强容,说的就是这意思,如果你周边接触的都是跟你三观不一样的人,每次你想法跟他们不一样他们也绝对会指责,说你怎么能这样那样,如果人多了你可能自己都会认为自己哪里残缺了有问题,久而久之自己都觉得自己心里有疾病。我觉得最好不要把小毛病的问题放大化,那样只会为难自己让自己难堪,也让自己真的抑郁出问题,你能质疑说明你还是好好的,不算什么。
从心理学上说,我们每个人都是有病的。会犯错误、会有痛苦、会有偏执、会有矛盾都属于“有病”,***如有心理完全没病的人,这个人应当感觉不到任何痛苦、矛盾、压力、焦虑、悲伤……其实就是修行当中的所谓“成道”、“成佛”的境界。但是不必为此而感到难过。因为天地本来就不完美,何况是人呢?正因为“有病”人才有生老病死,悲欢离合,酸甜苦辣,丰富多彩!只要这个病是良性的,而不是恶性的。因为经历失败才懂得成功,因为经历痛苦而知道幸福。何乐而不为?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alerifajar.com/post/1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