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患有心理疾病?而且很难治好?
原来大家都吃不饱穿不暖。没有人关心自己心理是否健康。现在生活水平高了,大家才发现原来自己有那么多不顺心。心理问题就和躯体疾病一样,时时刻刻伴人左右。没有人能说自己的心理一定健康。学会正视自己,就会少很多烦恼。
人有疾病,心能忍耐,心灵忧伤,谁能承担呢?
树毁毁于根,人毁毁于心!
这些经典名句无不说明人最重要应该关注的就是自己的心理,身体的健康一辈子需要呵护,那是因为他盛装着比身体更重要的灵魂,因此,我们所有人应该关注的焦点是不是应该放在呵护心灵健康的上面呢?
身边的看客多过谈心的朋友,与其把自己的烦恼说给周围人,当做他们调侃、嘲笑的对象,还不如把心事埋藏起来,自己消化。再者,就算有真心朋友,也都有自己的生活感情圈子,一次两次开导还好说,不可能每次都把负能量传递给朋友,多数时候还是自己憋着,久而久之,患上心理疾病也就不难想象。
窃以为,客观环境里处处充斥着以功利主导下的“淫邪”之风气盛行;主观上我们自身防御、抵御、免疫的自然“身心”体系有效功能严重弱化。客观方面算是诱因,主观方面算是定因。就好比“温水煮青蛙”一样,有些青蛙警觉且体质好,尽早就跳出来了;而有些青蛙会在不觉中迷失了自己,贪图一时的享受,再无力逃脱被煮死的命运魔咒。若是患上了非遗传性心理疾病,确实很难被治好。我自己就是这类患者,受了几十年的痛苦折磨,真的是生不如死,但我想只要抱定正知、正念、正思维、正修法,没有出不去的火焰山,50岁后情况有了明显变化,如果青蛙在死之前被捞出来,还是有很大重生的希望,“不放弃、自知、反省、自修、自信、自立”是走出阴霾的不二法门。一旦有出,我们就一定要把那只装着温水的臭缸砸掉,希望我们共同努力。谢谢。
首先,缺乏爱,一种疏离的自卑情结。这是一种对女性崇拜的疏离性心理行为。有些男人社会认知度低,缺乏关爱,从未能爱上一个女孩或被一个充满积极能量的女孩所爱。因此,他们对女性有一种“奉献”的心态。这种心态有多种原因:童年缺乏父母的关爱,成绩差,老师普遍喜欢女孩。这种心态呈现了一种不同的爱情观。
第二是阅读和知识。
杨绛说:你的问题是你读得太少,想得太多。我认为这句话是真的。无论一个人的文化水平有多高,他都不能称之为“高”。知识的支配和占有是非常可怕的。我们必须承认,世界文化中有很多“黑暗”的知识。当你没有足够的注意力时,如果你不小心碰到它,你很容易被“吸引”。这并不是说没有理由获得这种“黑暗”知识。有合理的也有不合理的:你有理由不去参加你哥哥的婚礼,但是这样做有点不合理。
三是社会发展太快,空虚流行
社会发展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社会的发展是由各行各业的顶尖人才群体推动的。这带来了什么?如果你一点都不注意,你会被社会抛弃的。如果你不认真对待它,你将无法确切地看到这个社会是如何发展的。
一个人的早期阶段极其重要,一个人的家庭环境也极其重要。一些家庭表现出坚强的母亲和软弱的父亲,这可能会导致他们的孩子长大后“崇拜女人”。当他精神不健全时,他会开始模仿女人的习惯和行为,因为在他看来,这是权力和“可用性”的象征。
它们之间有联系,就像一张黑暗的网,笼罩着一个成长中的人的身体和精神。这些黑暗趋势感染并侵蚀着他们,并试图以缓慢的速度让自己变得“合理”。这种“合理”的行为和意识是最可怕的事情,因为它们正在重塑一个人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为何心理疾病难以治疗?
一、
心理问题不仅仅是思维层面的,我们的情绪和感受有可能是根本原因。“听了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就是这个原因。
但目前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大多都是思维层面的。
二、
如果我们执迷于思维当中是不可能突破思维的牢笼的。
我举个例子:“当你问内心如何才能停止挣扎的时候,这本身就是一种挣扎。”再比如:这句话,“自卑和自负是同一回事”(自卑是内心一些脆弱的退缩回避型表现,自负是内心脆弱点虚张声势的表现,它俩是同一个问题的不同表现形式而已。)如果你没有体会,只是头脑层面的分析,你会觉得自卑和自负怎么可能是同一回事呢?自卑的特征是…表现形式是…,自负的特征…表现形式…它俩完全是两码事,也没有因果关系,说它俩是同一回事完全是胡说八道。
这两个例子说明,人没有直面事物本身、没有体会,是不可能突破思维的局限的,然而绝大多数人都活在自己的思维模式当中,他们固执于自己的经验、记忆、意识形态、认知方式……
三、
我们常常用思维去应对感受;
大多数人意识到活在情绪里,做情绪的奴隶是个问题,极少数人认识到活在思维里,做思维的奴隶也是个问题。用自己的思维来搞定自己,就像左脚踩右脚上天一样,是不可能的,然而,绝大多数人都是这么做的,所以心理问题很难解决。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alerifajar.com/post/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