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夏换季养鸡需要预防哪些疾病?
经过前期连续高温的影响,鸡的食欲降低、消化能力差、体质弱,生长发育慢,体重偏低,产蛋鸡产蛋率下降,随着立秋的到来四季的轮回正式进入了秋季,而秋季是鸡养殖当中的“多事之秋”,因为秋季是鸡病的多发期,所以在秋季蛋鸡的饲养当中,我们要从饲养管理、疾病防治方面把工作做好。
日常管理。每天早晚喂料时要观察鸡群的精神、食欲、粪便。对那些精神萎顿、食欲不振,粪便异常者须进一步隔离检查。
加强营养。入秋后冷暖空气交替,对于经过较长时间产蛋的母鸡,身体疲劳,若管理不慎,极易停产换羽,此时要增加日粮的营养水平,适当补充动物性蛋白质饲料和多种维生素,配置足够的料槽和水槽,保证每只鸡都有适宜的位置,吃足饮足。
减少气候变化的影响,使鸡舍内的小气侯变化幅度不太大,减少日夜温差。对于舍外放养的肉鸡白天温度过高时,要把鸡赶至树荫下或凉棚内,晚上气温低时,赶鸡入舍。
补充人工光照。蛋鸡在自然光少于12小时,尤其在9月下旬后,需增加人工光照1至14小时,分早晚二次补充,较为方便。而光照对肉鸡来说,只需提供便于***食、饮水的照明即可,每天光照一般为8-14小时。
控制密度,合理分群。根据日龄、饲养和通风条件等,一般地面散养的适宜密度为1-20日龄每平方米30-25只,21-40日龄每平方米20-15只。视日龄、鸡舍大小及时合理分群。
“全进全出”制度。一般是根据鸡舍容量,各栋鸡舍的鸡群要依次出售,然后净场2周以上。在此期间实行整栋鸡舍及设备、用具等进行彻底的消毒,包括鸡舍周围的环境消毒。
2.减蛋原因不能只考虑疫病,环境因素与能量不足、钙磷失调、毒素中毒仍然影响很大。尤其是霉菌毒素,如黄曲霉菌毒素导致抗病力的下降,胆汁合成不足,消化酶活性不足,呕吐毒素导致肠道受损,影响消化与吸收,料蛋比和料重比增大。
3.观察每天的***食量与***食时间,做好营养调控与吸附毒素,尤其是寡聚糖发挥的有益菌“占位”作用,对肠道健康很有优势。
4.防控重点是禽流感、新城疫、支气管炎与鼻炎,难点是环境控制,防控五***宝:消毒隔离、加强管理、疫苗接种、合理用药、环境舒适。
1.防控呼吸道病的发生
深秋是鸡群呼吸道病的高发期,温差大、环境较差、管理不良、消毒不勤、多种病毒细菌疾病的混合感染易诱发呼吸道疾病,且难以治愈。换季养鸡一定要管控好温差。
3.鸡的肠道病较多,在饲料中添加增加肠道有益菌群,改善肠道内环境,减少病原群的肠道粘膜的损伤,从而改善饲料的消化和吸收,最终提高养殖效益。
4.防白冠病,白冠病主要由库蠓叮咬而传播。被叮咬后,3周—6周龄雏鸡发病严重、死亡率高,死前口流鲜血。感染稍轻的鸡出现发热、食欲不振、羽毛松乱,流涎下痢、鸡冠和肉垂苍白、伏地不动等症状,常在发病后1天—2天因出血死亡。
5.防球虫病,病鸡可见消瘦、贫血和血痢症状,病鸡往往精神沉郁、昏迷及足、翅的轻瘫。死亡率可达20%以上。
6.防鸡霍乱,此病在高温多湿、闷热的气候条件下最容易流行。一般表现为精神沉郁、羽毛松乱、独伏一隅,鸡冠暗红、拒食、喜饮水、呼吸困难、体温高至43~44℃,排出灰***或绿色粪便。
谢谢邀请
随着立秋的到来四级轮回已经正式进入秋季了,对于养鸡的人是个不小的考验,经过夏季持续高温的影响,鸡的食欲降低、消化能力差、体质弱、产鸡蛋率降低,还容易引发各种疾病等等[_a***_],在秋季变凉后,饲养管理应该注意预防以下几个疾病。
1.大肠杆菌等慢性消耗性疾病,不容忽视,偷走你很多利润。
2.霉菌毒素、如黄曲霉菌毒素导致抗病力的下降,胆汁合成不足,消化酶活性不足,呕吐毒素导致肠道受损,影响消化与吸收,料蛋比和料重比增大
3.防控重点是禽流感、新城疫、支气管炎与鼻炎
4.气管栓塞主要病原为H9、鼻气管鸟杆菌、异物性肺炎;张口呼吸主要病原是H9、传支、烟曲霉菌性肺炎。
5.新城疫、近年流行的是基因VII(七)型,因此,建议在多日龄多批次使用基因VII型弱毒苗、灭活苗。虽然新城疫、传支、禽流感等HI抗体很高,但不能阻止上呼吸道感染。因此,粘膜免疫很关键,如同上呼吸道有“重兵把守”。
这些疾病对于鸡农来说都是个不小的“挑战”,但只要做好准备和预防,一些问题自然就不会主动找上门来。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alerifajar.com/post/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