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自言自语的人是一种什么心态?
寻求安全感的心态。
生活中有一些人在面对恐惧的事情或者是心理压力过大时会出现自言自语的唠叨。一些研究认为,自言自语可以增加人们的安全感,缓解内心压力,比如感到恐惧时,喊叫可有效的减轻情绪,压抑恐惧。
有的人总爱自言自语是怎么回事?这是一种怎样的心理?
跟朋友旅游住酒店,卫生间隔音不太好,感觉她一个人在厕所里演完了一场戏。
从身边人和自己的经历来看,大概有以下四种情形。
自言自语的4种姿势
1、信息梳理
这个在学生中间很常见,学习复习的时候常有声地说出来,其实是为了知识等内容的梳理,结构更加清晰。
2、缓解压力
有些人在感到焦虑不安的时候,会自言自语,无论说的内容是什么,都能帮助他镇定下来,安抚紧绷的神经。
3、思辨斗争
简单地说,就是和脑袋里的小人打架,可能你有两个不相上下的念头,你这时候会进入角色扮演其中的一个小人,辩护你的观点。
4、自娱自乐
我刚刚说那个朋友就属于这种,当时我俩在欧洲旅行,回到酒店她在卫生间里就开始自言自语,我大概听出她是把这一天的奇遇重复了一遍,然后再出来时脸上洋溢着微笑心情大好,哈哈好吧,佩服这种人,你们开心就好。
你能做些什么?
欢迎点赞并关注夏小糖的心理驿站,实用的人际关系和职场心理、有趣的心理测试和人性揭秘,都在这!
我认为这样的人一般比较内向,平时不善交流。
而这样的人又肯于专研,对什么事情都充满好奇,都想去体验,想去感受。又不愿意把自己平时的所思所想所感受到的东西向他人倾诉。
人的大脑就像一个储藏室,装的东西大多,总得输出,否则就再也装不下其它的东西了,所以有的人就会出现自言自语的情况。
还有一种就是人过于兴奋,又愿意和别人分享,他也会出现自言自语的情况。
有的人出现自言自语的情况是一种病态,但也有的人不是病态,就像我前面所说的那种人就很正常。
人不管用何种方式输出自己内心的情绪,只要不危害他人的情况下都是很正常的。
这样的行为是心理压力过大的表现,这是一个人类被电子科技僵化的时代,人与电子设备之间互动的越便捷越简单,人就越不会努力发展自己的社交能力,对与人交往也就越觉得心累,担心自己说的不妥当,或者说错了会惹出更多人际关系上的麻烦,就索性不说了。
然而,人有压力是需要宣泄的,当找不到合适的倾诉对象的时候,自言自语就成了被迫选择的方式。
当他自说自话的时候,他脑中通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幻想,会想象出说话的对象、环境、情节等,并且有一定的强迫倾向。
当他觉通过自言自语的行为得到了精神上的安慰和缓解之后,就会对这种方式不能克制,乃至上瘾,这类人有可能会有一些精神类的相关疾病。
谢谢邀请,我就经常自言自语,主要是孤单。有时脑袋里总想起以前各种事,也后悔自己很多不成熟的行为。想着想着就会自言自语,有时心里突然愤发出很多情绪,周围又没有懂自己的人,这样我也会自语自言。用一首小诗来诠释自言自语这种心态:《成长》
昨天
忘不掉
今天
忙不完
明天
想不到
时间的轴
纵横交错
如一张网
让心彷徨
多少次
深切呼唤
愿有人陪伴
后来
独自坚强
跨过所有的坎
多少次
伤痛难捱
愿尽快翻篇
后来
独自舔舐
逐渐抚平愈合
风刀霜剑
瞬息万变
只身一人
虽狼狈不堪
心却阳光灿烂
生活再艰难
别忘了发现
那一抹光亮
一个人总会自言自语,是一种不自信的心理状态。
我试着分析一下,一是和性格有关。有的人性格比较懦弱,担心自己说出的话,表达某个观点会是错的,被别人笑话;二是与挫折有关。在生活中有多次失败,不能在别人面前再次表现出来自己还会失败,在心里对自己形成一种暗示,不自觉的就会通过自言自语的形式表达出来;三是一种特殊的一种不自信形式,用自言自语表达对某件事或人的不满。
(图片摘自网络)
反感别人唠叨,自己却喜欢唠叨个不停是种什么心理?
第一种情况就是比较自我为中心。
觉得自己说的都是对的。所以当别人去说的时候,就很难听进去。比较厌烦别人唠叨自己。
第二种情况就是寻找存在感。
有些人天生会比较自卑。需要通过捞到的形式来刷新自己的存在感。
第三种情况就是过度的关心。
很多人都觉得父母比较唠唠叨,这也不准那也不准。要这样要那样。那是因为父母一直把你当个小孩子。不放心你。
在日常生活中,每当我们提到“唠叨”,许多人无疑都会联想到自己的父母,亲戚或是其他长辈。比如,他们会总是唠叨:吃多点,穿多点,好好学习,赶紧结婚等等,而大家在面对他人各种各样的“唠叨”的时候,也多数感觉到烦躁,乃至反感。
那么,明明是让我们感到反感的话语,为什么他们总是不自觉地爱“唠叨”呢?
事实上,许多时候,他们在唠叨的时候,也并没有考虑到是在给听者增加烦恼的情绪,而是出于“关心”、“希望你好”的心理内在动机。因此当你反感的时候,他们可能也没有意识到自己这样做,反而不是让你感到舒服。
也就是说,许多时候,个体对他人带给自己的情绪体验是会感受比较明显的,因为自己就是被附加感受的主体;而当自己唠叨他人的时候,往往就不会有这种直接的情绪反应,因为自己是将感受附加到他人身上的。
而这也就要求我们要建立同理心,与他人产生共情,如此才能更好地去体会他人的感受,避免将不适的情绪体验附加到他人的身上。建立同理心,许多时候可以通过换位思考来体会,比如,当你想知道自己对他人反复说的话,是否对他人而言,是唠叨,是反感的事情的时候,你就可以换位,思考这样的情况放在自己的身上,自己是否有好的情绪体验。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小技巧,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去体会他人的感受,也就是模仿他人的肢体动作、面部表情。而这个小技巧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让自己的内心冷静下来,如此才能不被自己的情绪所混淆。
总而言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才是基本处理人际关系的要点。
以上。祝生活愉快!
以上内容为【每日谈心·郑燕云】原创,转载请联系。
自视甚高,好为人师的心理。
一般人遇到自认为比自己厉害的人,即便对方多唠叨,也不一定觉得人家唠叨,反之,别人多说一句都会被认为是唠叨。而且教育别人的欲望也会随之上升,变成自己对别人唠叨。
谢邀
在跟父母谈话的时候,面对父母的唠叨你是不是很容易表现出不耐烦,或者自己玩自己的,一边耳朵进一边耳朵出?这都是正常的心理状态,都是属于自己本能的反应。
首先自己喜欢唠叨,一般都是寻求别人的关注和认可。
***如你跟你两个同学走在路上,另外个同学聊的热火朝天的时候,自己心理是不是有点不开心,也想要说一下,说出故事装***,让别人羡慕,让别人关注你,赞赏你。其实这也可以说的上是一种“自恋情结”。
其次当自己心理不开心的时候,也喜欢找人来唠叨几句,来发泄自己心中不满的情绪,寻求安慰。有时候爱唠叨的人,内心多半是脆弱无助的,他们需要别人关心、需要依附别人才能生活。缺乏安全感,或者经常有挫败感,自己不能改变自己的现状,想要别人来改变自己。
对于长辈的唠叨,我们要理解,对于自己的唠叨,我们要尽量改变,培养自己的兴趣,使自己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
我们要理解别人唠叨,也要避免成为唠叨的人。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alerifajar.com/post/2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