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类疾病遗传科普知识,精神类疾病遗传科普知识内容

huangp1489 2024-08-11 264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1. 精神分裂症遗传率有多大?
  2. 自闭症会遗传吗?如果得了自闭症,该怎么办?
  3. 精神疾病遗传的可能有多大?

精神分裂症遗传率有多大?

精神分裂症遗传率有多大

精神分裂症遗传率需要根据父母病人数来定。如果只有一方患病,遗传率为16.2%;如果双方都患病,遗传率在39.2%。

通过遗传学调查,证明遗传因素在精神分裂症中有一定的作用。对于精神障碍类疾病患者来说,发现其家族中有精神病患者或者某类***的遗传因子携带者,如果另一方也有这类遗传因子,那么他们的后代患病的风险会大幅度增加。先天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其染色体结构和功能存在异常片段,遗传给后代的概率也大大高于正常人,而且血缘关系越近,患病率越高。对于精神分裂症而言,如果父母一方患病,其子女患病率为16.2%,若双亲都患病,其子女遗传率为39.2%,约为一般人群的10倍。

精神类疾病遗传科普知识,精神类疾病遗传科普知识内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本内容由 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我不懂患病概率,就知道我们学校里有一家人母亲精神不太正常,早以过世。她生有二男五女,大女儿今年80岁左右(正常),大弟二弟***,中间2个正常,最小的两个妹妹都是***人。现在中间那两正常的管着所有不正常的,其中一个小妹在***院(长期),中间那俩正常的一个人负责2个***人。据说这7个孩子父亲不太爱说话,有事儿憋在心里。母亲是心眼儿特别小的人,别人议论其他人,她也认为在说自己,每天不快乐,但早些年谁知道去安定医院看医生?生出的孩子就是这样的。我个人琢磨是否母亲精神有毛病,会遗传子女概率多呢?
(权当杜撰)其中正常的两个人中有一个生的孩子是***,看来遗传因素导致

精神类疾病遗传科普知识,精神类疾病遗传科普知识内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自闭症会遗传吗?如果得了自闭症,该怎么办?

谢谢邀答,爱人弟弟自闭症,一般情况下你俩的孩子不会有自闭症,自闭症不遗传,他不同于一些遗传性的疾病,如唐氏综合征遗传病,而自闭症:,抑郁症儿童多动症,这些疾病是神经类缺失,病因致今也没找到,所以用医学只能是干预治疗,不能彻底根治,这类孩子在某一方面表现惊人突出,如音乐:,数学方面,超出常人,但在与人交流方面欠缺,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如有不明白的可再联系,帮你解释。

任何疾病都有可能遗传。孩子得了自闭症,可以参考以下方法,根据自家情况,灵活运用。

①(修复孩子的脑部神经系统

精神类疾病遗传科普知识,精神类疾病遗传科普知识内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教孩子念开智慧的“六字大明咒”,每天起床、睡前站着念诵5分钟或10分钟(根据适应程度以提高到30分钟为限。)●没有语言能力小孩,可以改为由母亲牵着孩子双手一边听“六字大明咒”音频,一边对着孩子双眼念诵。直到小孩能熟练模仿发音。(如果对声音敏感,就哄孩子:觉得声音讨厌,想让它消失就专心念咒,念着念着就没了。这样就顺势利用持续性重复发音以及孩子敏锐的听觉来良性***大脑的发育与修复,练就孩子的自控能力。)

②(修复孩子身体的整体协调性)

心智成熟一点时网上学太极24式。每天练3遍。或5步拳以太极节奏慢练10遍。

③(增强社会化意识与沟通欲望)

多到人多事多的公共场所呆,增强社会化意识,多观看家庭生活类电视剧。(父母没必要惧怕外人的眼光,现代是多元化共存的时代)

④●注意期间全身特别是头部可能会经历各种感觉:酸疼、麻、胀动、剧痛、追钻、裂、啪嗒响、火烧、***、蚁爬、暖流、冰凉、热、跳动、奇痒、光影、恐怖、沮丧、烦闷等,为身体自我修复正常现象(发烧除外),放松坚持就可以,难受就念咒。

孩子脑部神经系统的修复是后续顺利进行的核心关键,要重视。认真坚持,孩子的专注力、认知力、自我协调性、社交沟通能力将会快速提高。持续坚持会慢慢变得跟正常孩子一样。

这个担忧有点多了。因为自闭症孩子对情感的沟通方面本来就非常的欠缺,也就是对感情的需求量很小。

自闭症是有遗传的因素的,因为之前的调查,第一个孩子是自闭症,第二个孩子患有自闭症的概率为9%,而如果是男孩,则可以达到25%。所以,自闭症的是由先天和遗传两个因素作用的。

孩子得了自闭症,作为家长要为孩子选择正规的机构进行干预康复,还要展开家庭中的干预。努力让孩子融合和适应正常人的生活。这才是我们目前的目标,也是我们干预的最终目的。

至于说孩子将来会不会结婚,孙子会不会受到遗传,这个考虑为时过早。自闭症谱系障碍的每一个孩子的情况都不太一样,但是大多数孩子对情感的依赖和需求很小。而婚姻则意味着责任,意味着两个人在一起互相的承担和照顾,而如果孩子连自己都照顾不好,又怎能照顾自己的另一半的,又怎能有能力去照顾下一代呢?国家不会规定特殊儿童不能结婚,但是将来怎么样,还是要根据孩子的干预情况和能力程度来定的。

有的孩子[_a***_]干预的效果比较好,他各方面的程度都要较为显著的改善和提高,那么如果孩子有情感方面的需要,可以考虑结婚;但是大部分孩子能够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都很困难,很多的孩子都需要家长无时无刻的陪伴。这样的孩子,你放心让孩子去独立生活,照顾下一代吗?

所以,你想的有点远,也有点杞人忧天,换句话说,即使是普通人,下一代都有可能会出现ASD,所以,不能因为怕我们就不去做一些事情

自闭症属于精神类疾病。是否遗传不是很懂。问题在于,会有人愿意嫁你儿子这样的病人吗?据说自闭症有星星的孩子的说法,病人只活在自己的封闭世界里,不接受外界信息。这样一来,我有点怀疑你儿子未必会掌握夫妻房事的技术。真有人嫁给他也和守活寡一样。

你有点杞人忧天了。

自闭症谱系障碍的病因和机制中有遗传因素这一项。

近年来大量的研究集中于查找ASD者存在的基因异常,有诸多重要发现。总结起来,分为以下几类。

1、遗传性基因突变,即突变基因由父母传递下来;

2、新发基因突变非父母传递,而是胚胎发育过程中个体细胞发生了基因突变

过去认为,这些变异并不治病,但新近有学者认为,多个常见基因变异形成组合,也可能致病,其本质就是多基因遗传。

迄今,约20%ASD的病因可以直接用上述单个、罕见、遗传性或新发基因突变解释。而80%以上的ASD的病因无法用上述基因异常解释。

所以在科技不能够完全解释的情况下,只能理解为就像上帝掷筛子一样,有些东西是无法预料的,因为遗传也不是百分百的。就像很多家庭一胎是自闭症,于是就赌二胎,有的赌赢了孩子是正常的,也有少部分人赌输了,孩子依旧是自闭症或者是其他的智力发育障碍等疾病。

如果说孩子都是上帝派来的天使,那么自闭症孩子就像在前往地球的时候不小心卡壳的那一个,他们没能顺利的掌控躯壳,无法自如的调动感官去适应人类的社会。所以他们身在地球却属于星星的孩子。


温馨提示:我们旨在为自闭症儿童提供精准、专业智能的康复训练工具,关注作者头条号,进入头条主页,几十组训练游戏,5000多组认知图库,让您训练无忧;更有全国最全最准确的机构信息供您选择,让自闭症孩子拥抱蓝天,让世界充满爱。

精神疾病遗传的可能有多大?

婚姻法规定:严重***,包括精神分裂症与躁狂抑郁性***。须经治疗好转并且两年以上没有复发才能考虑结婚。因为这两种疾病具有一定的遗传性,患者子女发病机会明显高于一般人群。如夫妻双方都患这类疾病,即使治愈后,生育的子女发病机会也多。

一般的家庭是不会接受***,尤其上述疾病。没有结婚也就没有生育,没有生育也就没有遗传。😛️

不知道题主这里所说的“***”指的是医学上所说的定义,还是人民群众日常口语中的“***”。两者是不同的。

医学上所说的“***”,指的是精神疾病,凡涉及到精神、神经的异常心理、精神症状,都可以这么称,包括神经症(抑郁症、恐惧症强迫症等等)、人格障碍、精神分裂症、物质成瘾和其他精神障碍(如双相情感障碍)。在这些精神疾病中,双相情感障碍和精神分裂症是有遗传迹象的。

如果父母中有一人罹患精神分裂症(即老百姓口中的“***”)或双相情感障碍,其遗传几率大约是10%-30%之间,大多是男传女,女传男。

如果父母双方均有精神分裂症或双相情感障碍,遗传几率就上升至30%-50%。

如果父母中有一方携带隐性基因,或父母双方均携带隐性基因(也就是说,家族中有精神疾病史,但父母没有患病),遗传几率大约是5-10%。

根据婚姻法和精神卫生法,***患者可以结婚,但为提高人口质量,不建议生育。

精神疾病不是遗传病,但与遗传因素有关,各种***的统计不太一样,一般有家族史的在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二十左右,至于确定是遗传还是由于后天性格内向,突发事件引起的,主要看有无家族史遗传***是与遗传有关的***。细胞遗传学发现,当细胞染色体在数量上或结构上发生异常时,便会引起精神障碍临床遗传学研究表明,与***病人血缘关系越近,患病率越高。

专家们发现如果父母一方为精神分裂症,其子女发病机率为15%左右,父母双方都是精神分裂症,则子女发病机率在40%左右。

遗传*** 遗传与***有一定的关系。分子遗传学研究表明,先天性遗传代谢障碍可引起多种多样

应该不会很大,甚至不会遗传。个人观点:感觉这种疾病,大多都是后天成长经历不是很好,没有好的生活环境造成的。即使有遗传之说,如果子女后天成长环境好,很幸福,也不会得这种病的。

好的成长环境,孩子的性格也会很好,他们能很开朗快乐,是不会患上精神疾病的。任何疾病都不该有遗传之说,有的只是生活习惯相同,导致的家族疾病史,被误会成了遗传基因。

英国著名的儿童心理医生、关系精神分析学家奥利弗·詹姆斯(Oliver James)认为,精神疾病在家族中世代相传是养育方式造成的,而非基因。也就是说,他认为精神疾病不会遗传。

他的著作《天生非此:家是如何影响我们一生的》为我们提供了认识精神疾病的一个独特视角。

人类基因组***共计开展了115项精神疾病研究,但到目前为止,科学家还没有找到能够对人类心理特征产生直接影响的基因密码。

不是基因,那是什么?是家庭养育方式。

幼儿童对父母的全然依赖,必须千方百计的赢得父母的关注,同时获得生存资料以满足自身需要,否则就可能面临死亡的威胁。奥利弗把这种普遍趋势称之为“后代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一场银行抢劫案中,受劫持的人质对绑匪产生了同情,对劫持者产生一种心理上的依赖感。“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由此出现并得名。而子女如同人质一样,通过竭力模仿父母的性格特征,和父母也就是“绑匪”建立感情联系,并获得他们的喜爱。他们通过言传、身教、身份认同等方面的学习来实现这个目的。

在养育子女过程中,父母很容易把孩子当作自己的情绪垃圾桶,对他们发泄不良情绪。奥利弗把这种将自己的消极情绪,投射到他人身上的现象,称为“我很好,而你不是”机制。这种潜在心理诉求,会让父母将自己成年之前遭遇的虐待,转而施加到自己子女身上。

比如,习惯于体罚孩子的父母,往往在自己童年时期也遭受过父母的体罚,他们也从自己的祖辈那里,继承下来孩子“不打不成器”的传统家庭教育观念。

《天生非此》讲述了许多生动的案例,泰格·伍兹是如何成长为一位高尔夫球天才的?他又为何会沦为公众口中的“性瘾者”?英国名媛葆拉·耶茨与皮驰斯·盖尔多夫母女为何会以同一种方式相继死去?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三位孙子又是如何反目成仇的……

这些案例都说明:养育方式,尤其是幼年时期的养育对人的成长至关重要。而父母对你的养育方式则受到他们上一代人的养育方式影响,可以追溯到祖父母,甚至是更早的祖先那里。不良的养育方式代代承续,非正常的性格特征甚至精神疾病就很可能代代相传。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alerifajar.com/post/3490.html

相关文章

预防疾病知识课堂-预防疾病知识课堂小结

中班《如何加强预防诺如病毒》安全教案?预防医学本科需要学好哪些科目?前景如何?什么是冠状病毒?如何预防?中班《如何加强预防诺如病毒...

疾病知识 2024-12-22 阅读0 评论0

眼科疾病知识培训-眼科疾病知识培训内容

消防安全培训基本知识?做一名眼科医生需要哪些资质?绿眼睛训犬精英培训学校?消防安全培训基本知识?消防知识培训基本内容包括:消防安全...

疾病知识 2024-12-22 阅读2 评论0

有关肺炎疾病知识-有关肺炎疾病知识点

肺炎病后有哪些注意事项?有肺炎,老是会觉得胸闷气短,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这个疾病?肺炎的治疗药物有哪些?肺炎挂什么科?肺炎什么原因引起...

疾病知识 2024-12-22 阅读2 评论0

疾病养生预防知识-疾病养生预防知识内容

中医养生是真的会预防一些疾病的发生吗?11月8日立冬来临,如何养生好?立冬时节要预防哪些疾病的发生?健康养生知识?养生和预防真的不...

疾病知识 2024-12-22 阅读1 评论0

儿童眼部疾病知识,儿童眼部疾病有哪些

郑州童瞳儿童眼科医院:这些原因会导致孩子近视?你知道吗?经常发现孩子眼角呈现青色是怎么回事?眼科护士掌握的基本知识及技能?宝宝眼角...

疾病知识 2024-12-22 阅读2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