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人说精神病医生、心理分析师更容易患精神、心理疾病,是真的么?你怎么看?
- 喜欢静静的独处,是不是有心里疾病?
- 心理疾病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性格和命运吗?
- 为什么一生病就胡思乱想,觉得自己好像得了不治之症。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
- 你碰到有心理疾病的人,是会想办法帮助还是会立刻远离,你怎么看?
有人说精神病医生、心理分析师更容易患精神、心理疾病,是真的么?你怎么看?
是的,很多人都会问我“你们天天面对那么多的负能量,是不是自己都要疯掉了?”
这个想法源于我们对心理咨询的不了解。心理咨询是用生命去点亮生命。就是咨询师是找到了点亮自己生命力蜡烛的火柴点亮了自己的生命力蜡烛,并用自己的生命力蜡烛去照亮来访者,找到点亮来访者生命力蜡烛的火柴,去点燃自己的生命力。
所以心理咨询是用生命影响生命。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互相被对方滋养。因为当我在咨询中,对来访者的尊重接纳慈悲包容,让来访者放下防御,呈现那个真正的自己,启动自己的生命力。滋养到来访者。
当来访者运用自己的生命力,帮助自己走出困境时,那是一种生命力量的美。这种美滋养和感动了我。
所以心理咨询带来的更多的是我见证了更多的生命,让我的生命变得宽广。因为我见证了太多人的故事。
以上是我个人的观点,大家可以和我有不同的观点,我尊重每一位和我观点不同的人。
这个倒是真的,心理咨询师要面对很多的负面情绪,分担患者的负能量,很容易受影响。还有一个方面就是很多咨询师都是已经经历过心理障碍的困扰,有深切的感悟才能对患者的心理痛苦产生共情,才能理解和引导患者走出困境。因为心理有障碍人,他的思想活动对正常人来说简直是不可理喻,没事找事。所以经历过痛苦的治疗师也因为经常受负面的情绪感染,再次陷入困境中。
有人说***医生、心理分析师更容易患精神、心理疾病,是真的么?你怎么看?
一个人优秀的心理医生,心理咨询师,知道心理疾病的形成特点和原因,知道来访者的个性缺陷,所以会不断地优化自己的个性,提升自己抗挫折的能力,优秀的心理工作者,是不容易被来访者干扰的。
***如草原上有一个猎人,他的工作是帮助放牧的人赶走财狼,他必须有超过狼的本领,了解狼的习性,所以他自己被狼吃掉的可能性更小。
这是一个尖锐的问题,作为一名精神科医生,我的答案是确实如此。
首先不论是精神科医生还是心理咨询师,在接触患者或者说来访者的时候都会通过共情去拉进与患者的距离,更容易的去接近和发现患者的问题根源和症状表现,这样就会相比较与普通人更长时间的暴露于精神患者的世界中,去感受她的喜怒哀乐,也更加容易收到精神科患者的影响,而任何的精神或者心理疾病的主要发病原因都包括社会心理因素,所以在特定的社会心理因素影响下,精神科医生和心理咨询师相比较于普通人,一定更容易罹患心理疾病了。
那么两者的增加几率是完全相同的吗?还真不是,这就关系到职业特点了,精神科医生的执业方式都是在医院中,本科室就不止一个医生,而且我的经历是会在空闲时间或者中午吃饭时讨论某一个患者的病情或者说精神症状,这样也就等同于进行了一次“同行督导”,而心理咨询师往往独立开诊所,或者相对独立的进行个案督导,几乎或者很少有精神科医生这种“同行督导”得机会。所以,其实,相比较而言,心理咨询师患病的风险要远大于精神科医生。
其实这也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暴露”,所以,全国有3w多精神科医生,100w的心理咨询师,知道你们有多***遇到我了吧?😂😂😂😂
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现在这么多医生在网络上进行医学科普,因为我们的公众认知存在好多误区。看看工作中接触到的有强烈病耻感的抑郁症患者,我们要走的路还很漫长!一起来吧,为医学科普尽一份力量。
喜欢静静的独处,是不是有心里疾病?
一个在心理领域耕耘近20年的心理咨询师为你解答
有几个条件要跟你确定,独处的时间在一天内占比多少?独处的时光心理是否是平和?年龄多大?
若是成人,在不影响正常生活的前提下,喜欢静静地独处,心情还平和,那是好事,静定生慧!宁静致远!都在阐述静的好处,而独处又是一个自我相处,反观内在的机会,可以更好的觉知自己,乔布斯生前每个月都会花两天时间在自己的禅房独处***,寻找灵感。
《大学》里有段话也许会给你一些启示,“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所以建议你在独处的时间里,感知自己的呼吸,观察自己的身体感觉,及各种念头,对各种感觉和念头放下执着,没有贪爱没有憎恨,任其来去自由!坚持下去,你会获得更大的人生感悟和智慧!
祝福你!
独处更像是一种生活方式。如果自己带着更加开心,舒服,放松,同时又不排斥或者恐惧走出去。那便是可以的。
独处的另一面,我其实更想问问:究竟是喜欢独处,还是害怕社交交往呢?
看到真正的问题,然后不要逃避...
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与年龄和性格都有关系。
从年龄层面来说,一个人在年青时相对来说喜欢与人交往,在一起打打闹闹,尽显青春活力,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阅历的丰富,更愿意静静的独处,享受与自己同在的那份自在与从容,独享内心的宁静。
从性格层面来说,内向的人更喜欢静,甚至有时吵闹感到很心烦,外向的人更喜欢动,喜欢与人交流互动,在人群中才会游刃有余,自由自在!
总之,不管什么情况,静也好,动也好,只有自己心安理得,享受其中,内在和谐,就没有什么不好,全在于自己内心的感受!
我的回答是,喜欢一个人待着,不是一种病,是一种生话习惯,但是不能封闭自己,一个人独处是一种很好的沉淀自己的方式,可以静下来思考人生与未来,这样很好,这是很好优点,生活阅历的丰富,更愿意静静的独处,享受内心宁静,听听歌自由自在!没有什么不好好,我自己内心的感受。
如果你不喜室外的喧嚣,不贪闹市的繁华,不想参与别人的喜怒哀乐,不愿三三两两讲别人的是非曲直。而你愿:在自己的陋室孤灯下诵读, 和心爱的人快乐远游,在温暖的被窝里给孩子讲大灰狼和小红帽,或是在西阳西下的黄昏中陪[_a***_]散步闲聊。如果是这样,远离人群又如何?如果是这样,入住深山又何妨?我但愿,这样的生活真的能够实现;我但愿,人的心灵重返以前的单纯;我但愿,人与人之间没有猜忌和怀疑;我但愿:自己过自己的日子,与他人无关。
心理疾病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性格和命运吗?
心理疾病怼人的性格和命运肯定是有影响的。其实一个人的性格和对生活的态度,决定着是否容易患上心理疾病,同时心理疾病又影响着性格,性格决定了命运。
疾病对人们的影响,取决于人们对于疾病的认识,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人生态度,同样是抑郁症患者,有的人积极治疗,获得健康,有的人选择逃避退缩,最后精神崩溃异常。
心理疾病也属于病症中的一种,可以通过药物,专业医师的疗程质量得到改善,积极配合,同样能走出阴霾,重获健康。
疾病是否可以改变一个人,我觉得要看机遇和个人认知。
这么说吧,有的人(非心理疾病)大病一场,整个人脱胎换骨,谨遵医嘱,积极生活,这算是改变了性格,改变了生活方式,改变了未来。
有的人同样是大病一场,出院后,我行我素,将医生的建议抛之脑后,抽烟喝酒,不该当初,那么这样的人,疾病并不能改变他。
外在事物的变化只能给人们带来思考,催促人们得到改变和提升,至于你能不能获得改变和提升,要看你愿不愿意抛弃之前,重获新生,如若不然,无非是穿新鞋走老路,情况依旧。
愿用一颗积极的心,走出一条自己的路。
是的,心理疾病对改变一个人的性格,具有催毁性的作用,心理极端扭曲的人,对事物的看法与分析和正常人孑然不同;烦燥易怒,具有暴力倾向,或者骂人。
比如:抑郁症;神经分裂症;这两种病、看不见、摸不着,可是非常要命。得了这种病基本上,政治生命已经丢了,在日常生活中,给自己造成很大的困扰,外人很少有人敢接近。
一般的心理疾病吃点药就能痊愈,对心身伤害不大,烦燥易怒属于肝火上延,开点降肝火的药,按时吃几顿就能痊愈。
谢谢小助手邀请
心理疾病是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性格和命运的
心理不健康不等于有心理疾病,后者已经是病理级的,需要明确的医生诊断的,和癌症,骨折,肾炎同属于疾病
我们先了解一下心理疾病的范畴?
心理疾病学术上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可根据不同的标准或其严重程度分类,可分为感觉障碍、知觉障碍、注意障碍、记忆障碍、思维障碍、情感障碍、意志障碍、行为障碍、意识障碍、智力障碍、人格障碍等。
心理疾病是有生理基础的
心理疾病虽然属于心理范畴,但所有的心理活动,都是建立在大脑的生理活动之上,因此心理疾病有明显的神经生理基础。
例如目前常规理论认为神经症的病因是由于大脑内神经递质的失调(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也有人说神经递质失调仅是神经症带来的结果,而不是导致神经症的原因。因为神经递质就如汗液,紧张焦虑会导致出汗,同理也会导致神经递质失调,出汗和神经递质失调都是紧张焦虑的后果,而不是出汗抑或神经递质失调导致紧张焦虑。
心理疾病是有很多的诱因的
这些诱因是在日常生活中的例如:超负荷工作,网络依赖,家庭生活不幸福,过分溺爱孩子,老人缺少关爱等
所以心理健康是基础,而其中儿童的心理健康又是基础中的基础。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蕾德·阿德勒的那句话:
“***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很长时间没有回答悟空同志的邀请了,深表歉意,望多多包涵!
首先声明一下,我没有心理上的疾病,所以也感受不到得了心理疾病是什么滋味。总之,我也不希望任何人得病,万一患上了疾病要及时地治疗,恢复健康,快快乐乐地过好每一天!
至于说,心理疾病会改变一个人的性格和命运。我认为有点夸大其词,尽管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也没有临床经验。
心理疾病,或多或少地会影响到我们的生活。也许会上升到改变一个人的性格和命运,那我们为什么让它继续发展呢?为什么要让它上升到改变一个人的性格和命运的高度呢?心理疾病,我想也会有轻重之分吧!我们要根据情况,辨证施治!
对于轻微心理疾病的人,看一看心理医生,经过一段时间正确心理疏导治疗,我想会得到恢复的!
对于心理疾病较重的患者,是要费点心思了。除了需要心理医生的长期心理疏导治疗之外,我想还得配以药物治疗相结合的综合疗法,让患者由重转轻,最后达到康复的目的!
总之,有病我们要配合好医生及早治疗,力争让它控制在萌芽状态,自然就不会上升到改变一个人的性格和命运的高度,岂不是更好吗?!
感谢悟空问答的邀请。
没有完全绝对的事情,很多事情的发展走向首先要看你自己的意识和状态的把控以及悟性。再者也要看疾病的严重程度。
一般来说后天的环境影响该是可以改变你的性格,一个人的性格是独特的,但不是独一无二的。在我们生活中,每经历一个阶段,我们的心性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这些变化也是因为人本身就存在两面性,你只是通过一件事情放大了自己原本缩小的自己。
一个人的性格也不是由单一的性格来丞,很多时候也非常的矛盾。
1.不管是否能改变,自己不能拿自己去做尝试,如果心理问题较为严重,还建议***取心理辅导措施
2.若因为一些人生的经历和创伤,导致现在的性格发生了改变,那你的人生轨迹肯定也会发生一些变化
3.试着去接受,包容,和理解,学会爱自己
为什么一生病就胡思乱想,觉得自己好像得了不治之症。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
人有三怕:一怕病,二怕死,三怕后代脑筋不好、念书不占。有点病;社区有卫生站,农村有诊所,还有卫生院。一担治不了,说明病较大,就得进大医院。就得多花钱,花大钱,甚至倾家荡产。更怕弄成;癌症,尿毒症,不治之症,罕见病。思想想不开,精神付担会加重。人常说:没有病,死不了人。谁不怕死?!及便极少数不怕死的,是活的无奈,生不如死。
有人说我还能有六年寿命,一不好受我想要得什么症侯,就会考虑下一步需要怎么调理,怎么预防,过两天又没什么感觉了,白忙活。
其实年轻时有人就说我到不了五十岁,看来是没算准,因为我学中医管了用。哈哈哈。
你碰到有心理疾病的人,是会想办法帮助还是会立刻远离,你怎么看?
那是他碰到我。既然心里疾病找到我了,就陪陪他啊!临终人都陪伴做心灵呵护了。心理疾病都不去呵护,那还是爱与陪伴成就自我了啊!
很多所谓的心里疾病的人聪明着呢?只不过总是用平常人的认知去衡量他。他不爱搭理而已。
不拿心理疾病当标签,任何人都有长处。相互包容陪伴就好,群体里不包容能叫陪伴么?
我就是谁搭理我,我就搭理谁。用心呵护安心陪伴。所以越来朋友越多,都不知道啥叫寂寞了。
开心幸福就是,我的存在是因为被需要。什么人需要我我都陪伴,我都开心。
从我个人角度和职业来看,会想办法帮助,他人的关爱对于心理疾病患者的恢复有很大的作用,一个简单的微笑都可能让他感到温暖,而如果***回避他,远离他,可能会导致其心理疾病加重,恢复周期也更长。
首先,我们要知道心理疾病的定义
心理疾病:是指一个人由于精神上的紧张,干扰,而使自己思想上、情感上和行为上,发生了偏离社会生活规范轨道和现象。
心理疾病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可根据不同的标准或其严重程度分类,可分为感觉障碍,知觉障碍,注意障碍,记忆障碍,思维障碍,情感障碍,意识障碍意志障碍,行为障碍,人格障碍等。
所以,没有专业的系统的学习和积累,是很难对心理疾病做到辨证论治,如果自己或有朋友有相关方面的困惑,切不可用鸡汤治疗,须向心理或精神科专业医生寻求帮助和正规的治疗。
必须远远离开,因为和这种人很难交流。不是我心肠太坏,而是对方不能认知我的话,甚至认定你是坏人。我每年都接待几个这样的人。有一天,一个个子很高,戴着墨镜的人坐到我面前,说她儿子被人***了,警察不管,让她到******,要写个民事诉状。我告诉她:这是刑事犯罪,不能到***直接***,可是她就是认为,警察在让她喝水的时候,把最先进的***安到了她的肚里,***能管这事,如果警察出面,她儿子就没命了。听了她的一番话,知道她肯定有病。告诉她还是去“求”警察。这大姐临走前留一句:还是律师呢,啥也不懂!应该承认,这样的病人很可怜,眼睛发直,说话很“认真”,就如那天委托我可是就是不出钱的林女士一样:律师,你就放心吧,我不差钱,我有好几亿的存款呢!到时分你一半。交流是很困难的,关键是他们自己不认为自己有病。所以只有求助监护人了,我们真的无能为力或者“爱莫能助”……
我一般遇到患者都是心里上帮助,怕他们不知去哪里治疗,走弯路,花冤枉钱。
帮助心理疾病的患者本来是件好事,有时会适得其反,结果弄的非常尴尬。
一次,我遇到一个三十多岁的患者。他患病有十年的历史。也是老病号。
我问他:“以前住过院吗?”
他说:“没。”
事实我问他的主治医生,他住过院,只不过住的少。他没说实话。他爱找我聊天。他住院时的表现是自言自语,心神不宁等。我问他怎么难受。
他说:“心烦,有时半夜里醒来,情绪极坏。”
我说:“心慌吗?”
他说:“有。”
我问:“焦虑、紧张吗?”
他说:“有。”
我说:“怎么心慌?”
他主要症状是心境低落,偏执,典型的抑郁症。
我观察他身体状况极差,手无缚鸡之力。驼背塌腰,胳膊非常细。他发脾气时,像有躁狂症一样。
他开始住院还配合医生治疗,后来逐渐不配合。
他经常说:“医院的大多数患者都是中毒太深,病的不轻,离不开药。”他对服用药物有抵触情绪。他说以前吃药吃的他周身无力,眼睛发蓝。我很奇怪他的说法。
有一次晚上,他说难受。我说:“你找护士测量血压。”结果他血压非常高。我说:“这是焦虑引起。”后来经过调药,血压减下来。
他找我说闲话时,我说:“没人逼你住院吧?”
他说:“我自己来的。”
我说:“你住院想达到什么目的?想先治疗什么?!”
他说:“我想达到不吃药的效果,药物的副作用太可怕。”
我说:“你要这样说,就违背了你自己来医院的初衷。来医院就得服药。你老想拒绝服药,医生知道了会让你去封闭区。”
本来平常一句话,他急了,说:“如果你是我的主治医生,说这样的话,我马上走人。”
我说:“我的意见你参考,多年以后,你再想想我说的对不。”那天晚上我估计他不会因为我的随便一句话而情绪低落。
不料想,第二天早上有个患者说他不理人了。我问他怎么回事,他不想说话。
待医生查完房,他真的出院走人了。
他的主治医生说了啥?我不知道。他的医生对我说:“他是法官,从小娇生惯养,家境好,任性。他说出院,他妈也二话不说,都听他的。那个年代,别人都挣几十元时,她妈已经挣好几百了。”
记得他出院的当天,血压犹未恢复正常,还有点自言自语,抽烟喝酒是谁也管不了,心慌、心烦、情绪低落,无法和人正常交谈。关键一点,不想吃药,劝不过来,反而放弃治疗!
一个患者,不吃药,身心多难受,谁理解?他就是在作践自己。没法帮助他。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alerifajar.com/post/3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