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如何预防中风?
中风,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脑卒中,包括脑出血和脑梗死,是最常见的致死、致残的原因之一,不仅好发于中老年人,在青年人中也越来越多见了。所以,越早预防越有利于减少中风的发生。明确导致中风的常见危险因素,才能更全面的预防中风的发生。
除了遗传等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常见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几个方面:
1.高血压。血压≥130/80mmHg发生中风的风险就增加了。但对于老年人来说,为保证足够的脑血液灌注,血压可维持在150/90mmHg以下。
2.超重和肥胖。体质指数(BMI)和腹围是目前评估超重和肥胖最重要的两个指标。BMI>24kg/m²或腰围男性≥90cm、女性≥85cm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就会增加。(BMI=体重/身高²)
3.血糖异常。血糖高于正常,即使未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也会使中风的发生增加。
4.血脂异常。血脂的异常,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升高与中风发生的关系较密切。
5.不良的生活方式。如吸烟、大量饮酒、缺乏运动、饮食不合理等,这些危险因素也是导致血压、血糖、血脂异常的重要危险因素。
6.其他疾病。心脏疾病(如房颤)、颈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也会增加中风的发生风险。
老年人如何预防中风?
其实不仅是老年人,随着现在中风发生的年龄越来越低,即使是青年人也应该尽早预防:
1.合理饮食。低盐、低脂、低糖饮食,同时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适当摄入奶制品、豆类、鱼虾类食物,肉类选择瘦肉为主。
2.适量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的运动,如慢跑、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
3.戒烟限酒。
3.控制体重。维持体重在合理的范围,通常BMI在23.9~24kg/m²,腰围男性<90cm或女性<85vm。
4.控制三高。血压、血糖、血脂全面达标,可大大降低中风的发生风险。
5.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愉悦的心情。
7.定期体检。每年至少一次全面的身体,及时发现身体的异常指标。
以上就是关于预防中风的一些简要回答,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我是医师杨浩,一个专注常见病、多发病诊治,慢性病管理,健康科普的小医生,如果大家想了解更多医学常识,欢迎关注本头条号
中老年人怎么养血管、预防脑梗?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饮食水平的提高,脑梗这种疾病的病率也在一直增长。
目前是我国在中老年人当中,致死率排第二,致残率排第一的疾病,这是种可怕的病。
造成脑梗塞的原因分为两种,一种是不可控因素,一种是可控因素。
可控因素是我们在生活饮食,生活习惯,息息相关的一些原因。
中老年如何预防脑梗,降低脑梗的发病几率?
第一,多动手。
手指和大脑皮层关系密切,手的运动对大脑皮层运动区产生良性***。远离脑梗,平时要多运动手指。
第二,多动腿。
腿的运动也不可少,平时坚持适度有氧锻炼,合理运动能增加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供给大脑充足的血液和氧。
第三,保护净化血管
平时多注意保障血管血液才是最好的预防。多食天然食物。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少吃油炸,烧烤,腌制的食品。
第四,多动脑动嘴。
语言交流,是锻炼大脑的体操,平时要多动嘴交流,还要多动脑,勤思考。
第五,规律生活
合理安排一只三餐,每餐七分饱,预防肥胖。不熬夜。
这个问题,我来说说我们家隔壁吴大妈的故事吧(也是一个令人深思的事):
56岁的吴大妈,平时生活朴素,为人和善,四邻八里都夸她是个大好人。可是这样的好人怎么就没有“好报”呢?在一天夜里,吴大妈与老姐妹们跳完广场舞回家后,洗个澡竟然就晕倒在地,送到医院后诊断为急性脑出血。
大家都很疑惑:这样一个[_a***_]开朗、体型不胖、又爱运动的人,怎么会得脑出血呢?
原来,询问才知道,吴大妈在几年前查出患有高血压的情况,刚开始还是比较重视的,对于医生的嘱咐也听从,该吃药就吃药,该管理饮食就管理饮食。但是这日子一长了,吴大妈觉得不吃药应该也没事,只有等到血压过高头疼了或者身体有不适了,才会服用降压药控制一下血压,血压低了以后又跟没这回事一样。就在事情发生的当天,吴大妈在跳完广场舞以后,回到家里起了一身的热汗,想着凉快凉快就洗了个冷水澡,可谁也没想到刚洗不到几分钟,整个人就昏倒在地了,所以才发生了上面的事情。
所以医生说,人到50岁后,养血管真的就是“养命”,这3件事一定不能忘啊!
1、按时吃药
很多人到了四五十岁以后,就容易出现高血压、高血脂的情况,如果检查后医生让长期吃药调理的,一定不要不当一回事。一般来说,既然医生已经嘱咐长期吃药的,说明体征已经到了需要药物控制的程度。如果想停药,一定得综合检查合格后,在医生的允许下再慢慢停下来,不可擅自停药。
2、胖不胖都要控制高热食物的摄入
如今五十岁以上的人,年轻时想必都是吃了不少苦的。好不容易现在生活质量高了,想吃啥吃啥,那也算是弥补年轻时或小时候的“缺憾”。尤其是一些本身比较瘦一些的老年人,觉得反正不胖,怎么吃都行。实际上不是的。胖的人几乎都会患高血脂或高血压,但是不胖的人一样有可能患高血脂和高血压,而且年纪大了,血管也会慢慢变老化,这些慢性疾病就是说出现就能出现的。
3、适当吃些养血管的食物,很重要
养血管的食物不少,主要是包括一些富含膳食纤维、不饱和脂肪酸和黄酮类化合物的食物,常见的有洋葱、大蒜、芦笋、西蓝花、荞麦米、茄子、大豆、玉米、胡萝卜、姬松茸、紫菜、海带等,这些食物都十分适合中老年人常吃。当然如果是已经出现高血压或者高血脂等情况的,最好还可以每天服用姬松茸和芦笋、大豆等食材搭配后发酵制得的芦笋复合代谢液,养护血管、降脂降压,效果会更直接一些。
脑梗塞是导致我们社会死亡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中老年人群尤为高发,且有年轻化趋势。它不仅与年龄、遗传、性别、种族有关,还与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动脉粥样硬化、某些心脏疾病和不良生活方式关系密切。
因此,为有效预防脑梗发生,我们至少应该注意几点:
1.戒烟限酒。吸烟能使脑梗发生风险至少增加1倍,因此对于吸烟的人来说尤其危险。大量饮酒也会增加脑梗风险,建议每日饮酒酒精含量男性不得超过25g,女性不得超过15g。
2.合理饮食。每日饮食中应该限制总能量,以足以提供日常活动多需为宜。但要注意营养要均衡,增加新鲜蔬菜、水果和低脂奶制品。脂肪的摄入<总能量的30%,猪肉、牛肉、羊肉等动物提供的饱和脂肪酸<10%。每周鸡蛋可摄入3~4个。
3.适当运动。建议每周至少3~4次,每次至少30~6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骑自行车等。可间隔进行抗阻运动,如俯卧撑、引体向上、举哑铃等。
4.保持健康的体重。超重和肥胖都可增加脑梗的风险,BIM应控制在18.5~23.9kg/m²,腰围男性<90cm,女性<85cm。
6.控制慢性疾病。控制血压、血脂、血糖至目标范围内。如果有心房颤动等心脏疾病及时治疗。对于高危人群,在排除禁忌症后可给予阿司匹林预防用药。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您。
我是浩洋医生,专注多发病、常见病诊治,慢性病管理,健康科普。
欢迎关注“浩洋医生谈健康”,了解更多医学知识。
饮食多样化,人的血液呈弱碱性,其pH值一般为7.35~7.45,可保持血管柔软。饮食中酸性食物过多,碱性食物太少,会破坏体内酸碱平衡,食物在体内消化分解后,含钠、钾、钙元素多的食物称为碱性食物,如豆类、奶类、蛋清、水果、蔬菜、海带、茶叶等等;酸性食物,如面粉、大米、肉类、糖、禽、鱼虾等。
适量运动,适量运动能增强身体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维持良好的血液循环,以减缓肌肉萎缩,防止肥胖,增强心脏功能。适量运动有益心脏健康,而最有益的锻炼项目是大步行走。
改正不良习惯
戒酒,偶尔少量饮酒是有助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而且最好是葡萄酒,但长期过量饮酒则会起到相反的作用,戒酒也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必要手段之一。
少盐:盐摄入过多可致水钠潴留,血压升高,盐分摄入应为每日6克以下最宜。
中老年人如何预防脑梗?
一、想办法降低血脂或者想办法改善血液粘稠。只要血脂长期不高或者血液长期保持不粘稠,就能最大限度也预防脑梗。
二、生活适当清淡,戒烟少酒,适当饮水,适当少吃高油高脂高盐和不吃动物内脏食物。
三、控制食物,每餐只吃七分饱。
四、适量运动,控制体重,避免肥胖。
五、用弱激光三高治疗仪改善血液粘稠和降低血脂。
以上五条,只要坚持做到就能有效预防脑梗!
老年人心脏供血不足该怎么办?
心脏供血不足多发于老年人,主要原因是冠脉粥样硬化,其次还有先天畸形、狭窄、栓塞、痉挛、炎症(风湿性、梅毒性、闭塞性脉管炎等),若不积极治疗干预,严重者可能导致心绞痛、心肌梗塞、心源性猝死等严重后果!
心肌供血不足的主要临床症状有:劳累或精神紧张时胸闷、气短、心前区或胸骨后紧缩不适感或闷痛,可向左肩臂放射,休息后缓解;运动劳累时发生咽喉烧灼不适、紧缩感等;饱餐、腹压增高、寒冷***等出现心慌、胸闷气短、胸痛等不适;不明原因突发胸痛、低血压、心动过缓、晕厥等!
心肌供血不足最常见原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多存在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症等慢性疾病。因此,心肌供血不足患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控制诱因,与此同时,还需要养成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
1、规律作息、睡眠充足、劳逸结合。
2、合理饮食、低盐低脂低糖、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3、科学减重,适量运动。
4、忌烟限酒、忌食辛辣***性食物。
5、避免过度劳累、腹压增高等诱发因素!
健康科普,供参考!欢迎指正、讨论!
欢迎关注***医生谈健康,为您科普健康知识!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alerifajar.com/post/4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