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眼科疾病防治知识-糖尿病眼科疾病防治知识培训

huangp1489 2024-09-16 95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1. 糖尿病引起眼睛病变应该怎么治疗?
  2. 糖尿病友如何避开危险的并发症?
  3. 如何避免糖尿病人的“眼不灵光”?
  4. 糖尿病引发眼部不适,并发症如何预防?
  5. 糖尿病老人眼睛有点看不清楚该怎么办?

糖尿病引起眼睛病变应该怎么治疗

糖尿病引起的眼病的治疗主要控制血糖避免病情进一步加重。糖尿病有时会引起小血管硬化,这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要注意按时使用降糖药,不要自行停止使用药物,或者是增减药物的用量,定期监测血糖,定时定量饮食,避免暴饮暴食

糖尿病友如何避开危险的并发症?

糖尿病友想要不发并发症,就要坚持穴位反射按摩和减少运动量和控制保健食品和保健物品活动,要记住疾病都是在过度过用中危害和便尿系统中失去的自我感觉和排放,是自治能力失去后,从新倒回了,进入内脏器官后到血管的血液循环,受到的影响。所以要注意的是便尿系统。只要你管住这几方面,只要穴位反射***,就可以完全不得并发症,和慢慢地治好糖尿病。

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三高”带来的疾病不容忽视,糖尿病就是其中一种由高血糖带来的常见的疾病,它对于人体的伤害不仅仅是疾病本身,难以控制的并发症也成为糖尿病病人必须加以重视的问题。那么,糖尿病究竟会带来哪些并发症呢?

糖尿病眼科疾病防治知识-糖尿病眼科疾病防治知识培训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体内脂肪分解以补充能量,从而导致体内酮体升高,出现嗜睡、意识模糊,甚至出现昏迷等严重症状,患者突然中断治疗或者重度感染时易出现。

2. 低血糖

糖尿病眼科疾病防治知识-糖尿病眼科疾病防治知识培训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不管是口服降糖药还是注射胰岛素,如果不能严格按照医生医嘱应用,如果自己擅自加量或者还未吃饭就注射胰岛素,很容易导致降糖过多,导致低血糖性昏迷。

3. 糖尿病脑血管病

糖尿病患者比较容易同时并发高脂血症及高血压,这就大大增加了糖尿病患者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患者脑梗死脑出血的概率是常人的5倍甚至更多。

糖尿病眼科疾病防治知识-糖尿病眼科疾病防治知识培训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4.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众多糖尿病患者饱受神经痛的折磨,表现为四肢末梢麻木、疼痛,常呈对称性,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5.糖尿病微血管病变

包括足部微血管病变导致的糖尿病足,是一种以足部远端坏疽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此外,眼部微血管病变会引起眼底出血,肾脏微血管病变导致肾脏病变。

糖尿病并发症如此之多,该怎么避免呢?首先,控制血糖、保持血糖平稳是最关键的措施,糖尿病患者必须做到规律口服降糖药或者胰岛素,不可擅自停药;其次,定期检查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非常重要,如半年检查一次眼底,三个月查一次肾脏彩超,定期检查肾功能等手段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发现并发症,及时处理;再者,一定要控制饮食,加强锻炼,从生活方式上做出改变,减少并发症的可能。

本期答主:陈泳淼 医学硕士

欢迎关注杏花岛,了解更多有趣的健康知识

众所周知,糖尿病最可怕的不是疾病本身,而是疾病所带来的各种并发症,比如白内障、肾病、糖尿病足、周围神经病变等。糖尿病并发症十分危险,治疗不好会夺走患者生命。

要避免危险的并发症,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有哪些常见并发症

1.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最重要的合并症之一。我国的发病率亦呈上升趋势,目前已成为终末期肾脏病的第二位原因,仅次于各种肾小球肾炎

2.糖尿病眼部并发症

(1)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2)与糖尿病相关的葡萄膜炎

(3)糖尿病性白内障

3.糖尿病足

足部是糖尿病这个多系统疾病的一个复杂的靶器官。糖尿病患者因周围神经病变与外周血管疾病合并过高的机械压力,可引起足部软组织及骨[_a***_]系统的破坏与畸形形成,进而引发一系列足部问题,从轻度的神经症状到严重的溃疡、感染和神经病变性骨折

4.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

包括心脏和大血管上的微血管病变、心肌病变、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是引起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首要病因。冠心病是糖尿病的主要大血管并发症。

5.糖尿病性脑血管

糖尿病性脑血管病是指由糖尿病所引起的颅内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据统计,Ⅱ型糖尿病患者有20%~40%会发生脑血管病,主要表现为脑动脉硬化、缺血性脑血管病、脑出血、脑萎缩等,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6.糖尿病神经病变

糖尿病神经病变最常见的类型是慢性远端对称***觉运动性多发神经病变,即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率很高,遗憾的是在治疗上相当困难,所以其重点还在于预防其发生和控制发展

当然,除了以上6大常见并发症,还有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高血糖状态、乳酸性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并发症的危害不容小觑。

那么,患者如何避免并发症的出现呢?

专业医生为广大病友支了几招:糖尿病是一个长期存在的慢性病,一旦诊断明确,它将伴随你的一生。糖尿病的治疗,不仅仅是降低血糖,而是对这些危及生命的并发症的控制。

那生活中我们怎样做才能减轻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最主要的就是控血糖!控血糖!控血糖!

管住嘴

1、早餐最重要:吃早餐有助于增强饱腹感,进而控制午餐和晚餐的摄入,防1、早餐最重要:吃早餐有助于增强饱腹感,进而控制午餐和晚餐的摄入,防止超重。

2、多吃全谷物:多吃大麦、小麦、玉米、燕麦等全谷食物,可以减缓人体吸收碳水化合物的速度。

3、少喝甜饮料:口渴的时候,尽量喝白开水、矿泉水,避免糖分多的软饮料。4、适当减饭量:“微胖”人群可以每天适当减少食物摄入量。5、平常多喝水:每天保证充足饮水量,有助于充分利用血液中的糖分,使之稳定。

迈开腿

1、努力减“肥肉”:超重会增加糖尿病风险体重减轻10磅(约合4.5公斤)可显著降低患糖尿病的风险。

2、坚持去锻炼:如果身体允许的话,建议能每天锻炼30分钟,可以保持健康体重,促进胰岛素敏感性。

用好药

一、选择好的药。可中西药联合用药,西药主要作用于降血糖,能快速达到降糖效果,但预防并发症的并不多,且副作用大。中药主要防治并发症,尤以参芪降糖颗粒效果最佳,全程防治、全面防治!

其主要成分有人参(茎叶)皂苷、五味子、黄芪、山药、地黄、覆盆子、麦冬、茯苓、天花粉、泽泻、枸杞子。可以联合二甲双胍、磺脲类、阿卡波糖、米格列醇、胰岛素等一起使用,且不增加低血糖风险。适合于糖尿病患者的全程长期服用,而且对心肝肾功能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1、调节糖脂代谢紊乱黄芪、地黄、麦冬、枸杞子、五味子、山药等有不同程度的降糖作用;人参可增进糖的利用,促进糖的代谢,抗脂肪分解活性,恢复糖尿病耐糖能力。

2、改善胰岛素抵抗五味子有很强的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作用;人参、黄芪、地黄具有促进胰岛β细胞修复,增强胰岛素生物活性的作用;麦冬多糖能明显增强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而降低血糖。

3、多方位综合调治人参、黄芪、麦冬、五味子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力的作用;枸杞子、五味子、覆盆子、黄芪具有纠正血液流变学异常的作用;人参、麦冬可改善心功能,对心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中药防治糖尿病根源

参黄降糖方(胡熙明等《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处方:大黄、桂枝各6—12克,桃仁9~12克,玄明粉3-6克,甘草3克,玄参、生地黄各12。15克,麦冬12克,黄芪30—45克。水煎服。

(李振琼等《奇效验秘方》)

处方:黄芪40克,生地黄30克,山药30克,玄参35克,黄芩15克,黄连15克,川芎15克,黄柏15克,赤芍15克,苍术15克,栀子20克,茯苓20克,当归20克,生牡蛎50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l剂。

很简单把糖尿病中医叫(消渴症)这个症状消除了,它就不会再往并发症方向发展了!并发症其实就是长期吃药打胰岛素药物残渣积累产生的恶果!糖友们记住西医是无论如何都解决不了糖尿病的!世界上没有一例糖尿病是吃降糖药,打胰岛素治愈的!

如何避免糖尿病人的“眼不灵光”?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不良,会诱发多种并发症,其中糖尿病眼部病变需要引起重视,如何避免糖尿病患者的“眼不灵光”?

糖尿病患者平时注意预防眼部并发症出现,多食用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例如,胡萝卜、枇杷、橙子、***等,胡萝卜可以保护视力,预防眼病的发生。平时要特别注意用眼卫生,不可随意用手或者别的东西来揉眼睛。另外糖尿病患者要避免用眼过度,不要熬夜,也不要长期的近期离用眼,防止眼睛过度疲劳。

糖尿病患者需要适当的运动,但是要注意避免运动量过大,以免诱发眼底出血,对眼睛造成不必要的损害。对于已经出现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应该尽量避免运动。如果发现有视网膜出血现象时,要禁止一切剧烈的运动 ,应该要卧床休息,尽量的减少头部活动,让眼睛休息。

患者要自行做好血糖的监测,患者可以在餐前来测定尿糖,从而控制好一些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的量。但是专家提醒,用药一定要遵守医嘱,不可自己擅自用药或更改药物。

如果已经严重到了眼睛开始不灵光的地步的话,基本上是没办法了。

因为眼球的微小血管已经被溶解了。。这样的状况应该是无能为力了、、、

避免产生这样的问题,那就要想办法从根本上解决血糖高的问题;

脾肾阴虚,那就从疏通经络入手,补足气血,是可以解决问题的。

1、血糖、血压、血脂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的3个重要因素

2、糖尿病病程是视网膜病变重要的发生因素。

3、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与糖化血糖蛋白浓度的水平与视网膜病变发生有直接关系。

4、视网膜病变的发生与发展还与不良嗜好有关,例如吸烟喝酒。吸烟是视网膜病变独立的可控风险因素。其他因素还包括蛋白尿、妊娠、体重指数。

以上均参考2014年巜我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诊疗指南》。

最后如何避免视网膜病变,还是老生常谈,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控制血糖,血压,血脂。

糖尿病引发眼部不适,并发症如何预防?

糖尿病引发的眼部不适?是是谁告诉你糖尿病会引发眼部不适?不要事事都往糖尿病上瞎联系啊!糖尿病患者与普通人没有多少差别。

不过在糖尿病20年甚至更久的时候,患者或许会有看东西模糊的症状,这是由于糖尿病引起的血管内壁岛状斑块首先阻塞了细小毛细血管(比如说眼底血管,脑干血管等)使得血管破裂遮住了眼底的原因造成的。这个时候你得赶紧去打激光来阻止血液四溢来保住视力。否则你会失明的。

只要你得了糖尿病,综合症是无法阻止其到来的。这个就犹如你问“得了癌症,如何阻止死亡”是一样的问题。不过若你血糖控制的好,综合症会来的迟一些。

另外若你系糖尿病初起,并且年纪尚轻(阳气尚足)的话,你的毅力又很强,可以控制得了你的饮食的话,使得你的血脂达到正常水平,脂肪肝也能去掉的话,糖尿病是可以逆转的。这个只有很少人能做得到的。话又说回来了,能做得到的人还会得糖尿病吗?

即便是你做到了糖尿病逆转,可是已经硬化了的血管及已经形成了的血管内的岛状斑块是无法再复原了的。

严格控制好血糖,做好定期并发症筛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防患于未然。

担心血糖伤害眼睛,这些必须知道

每个糖友都想一下,有没有下述情况出现:

(1) 视力下降,看东西模模糊糊的

(2) 眼前有黑影,感觉有蚊子在眼前晃悠

(3)闪光感,觉得眼前有光点,忽闪忽闪的

有这些情况的糖友,都建议去眼科做一个眼底检查,看看是不是血糖不好,所以有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六期:

1-3期比较轻,属于背景性视网膜病变

4-6期比较重,属于增殖型视网膜病变

1-3期这个阶段是有望逆转的

这个阶段的管理目标是什么

(1) 6个月内把血糖控制好,改善微循环药物治疗使视网膜病变好转

(2)长期严格控制血糖,使5-10年内1-3期不发展为4-6期

(3)避免发展为增殖性视网膜病变,减少手术医疗花费

这个阶段糖友能做些什么?

(1)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包括锻炼和减肥

(2)严格控制血糖于目标范围

(3)改善微循环药物,羟苯磺酸钙,阿司匹林

(4)有高血压的要同时降压治疗

(5)有高脂血症的要同时降脂治疗

(6)建议每年复查眼底

4-6期这个阶段主要是阻止病情进一步发展

这个阶段的管理目标是什么?

(1)改善临床症状,保持视力,提高生活质量

(2)尽量保持在5年内不进展为5

这个阶段糖友能做些什么?

(1)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避免视力下降影响正常生活、工作

(2)适当放宽血糖控制目标,低血糖可能加重增殖期视网膜病变进展,个体化管理血糖

(3)建议眼科专科处理,必要时激光光凝等

(4)有高血压的要同时降压治疗

(5)有高脂血症的要同时降脂治疗

(6)激光光凝术后1月复诊,建议每半年复查眼底

想了解更多糖尿病知识及控糖技能,可关注在线指导控糖先行者——微糖 weitangr

糖尿病老人眼睛有点看不清楚该怎么办?

是糖尿病肾病并发症。这些并发症比较严重。需要住院治。是不是眼底出血或者白内障。保守治疗作用不大。建议***取保肾、明目和控制血糖的综合方法进行治疗。需要看看眼科医生检查确诊。确诊病因以后制定治疗方法。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alerifajar.com/post/4636.html

相关文章

惊厥的疾病知识-惊厥的疾病知识有哪些

宝宝缺什么容易得惊厥?宝宝缺什么容易得惊厥?惊厥是小儿常见的急症,尤多见于婴幼儿。由于多种原因使脑神经功能紊乱所致。表现为突然的全...

疾病知识 2024-12-21 阅读1 评论0

分享养猪疾病知识-养猪疾病讲解

养猪最怕什么疾病?猪场呼吸道疾病的三大症状,养猪人真的清楚吗?养猪最怕什么疾病?养猪最怕什么疾病,所有的猪病都是养猪人惧怕的,针对...

疾病知识 2024-12-21 阅读2 评论0

头条疾病知识大全-疾病知识库

我国每年得各种疾病的死亡人数分别是多少?山羊都有哪些疾病,要怎么预防?我国每年得各种疾病的死亡人数分别是多少?我国的年平均疾病死亡...

疾病知识 2024-12-21 阅读1 评论0

防止各种疾病知识,预防各种病常识

威胁人类生命的重大疾病有哪些?该如何预防?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哪个最重要,预防的定义是什么?威胁人类生命的重大疾病有哪些?该如...

疾病知识 2024-12-21 阅读2 评论0

血液疾病预防知识,血液疾病预防知识讲座

如果血液里有“垃圾”,该怎么清除掉?摇头晃脑拍打脑袋和颈部能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血栓形成,预防脑中风吗?白细胞是怎么跟随血液循环的,...

疾病知识 2024-12-21 阅读1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