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人不会把心理疾病当回事,甚至只当成笑话?
应为身体病有几千年的历史,并有相当多的医疗经验。但是人们发现精神心理疾病也只几百年,这种病理想法也是由西方流传而来,中国文化传统中,一般不认为这是病,只是身体经脉气血不通,使得六神无主精气涣散,邪气入侵。古代最好的治疗方法,通过仪式让病人深深相信驱邪已除,神灵护佑,病便可好。现在的人开智已没有了信仰与敬畏。所以只有用心理学的暗示和各种技术来治疗。
心理学的历史非常短,只有一百多年,所以依然有很多人对它有误解。人的心理,就像身体一样,都会有出现问题的一天。不把重视心理问题,这种现象非常普遍。究其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缺乏了解。
有些人认为,心理问题就是精神病,这有很大的区别。心理问题是可以解决的,而***只能缓解,不能根治。当他出现心理问题的时候,并不愿意去看心理医生,害怕被别人当作***人。
群体不同。
岁数大的人,因为他们经历过很多事情,很难受到外界的影响。他们大部分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也没有什么追求。同时,他们比较难以接受新的知识,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自然就没有心理疾病的概念
还有一些人,受到网络的影响,经常在网络上浏览各种鸡汤文,他们的心态自然会比较好,自然就不重视心理问题,认为只要忍一忍就过去。
认知不同。
许多心理问题,始终难以有明确定义,例如许多年前,我们普遍认为自恋是一种心理问题,而现在,因为很多人都比较自恋,就不能叫做心理问题。同样的事物,在不同人的眼里,都会有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觉得自己心情很差,已经得了抑郁症,在心理医生看来,他只是情绪过于焦虑。
总之,我们应该分析自己的心理状态,保持健康的心理,这样才会让过得幸福。
关注小明的两个原创头条号。《赵小明心理团队 》与《心伙伴》~被头条网评为2017年度最火的心理类专栏。
赵小明丨央视财经频道特约心理专家
这是一个很怪异的现象。身体有病的人,越严重求治的愿望越强烈;而心理有病的人,越严重回避的越厉害。承认心理不健康的人,基本没有问题,越是神经病越不承认自己有病。在人们的一般观念里,身体有病不是丢人的事,而心理有病似乎是很丢人的事。这种不正当的观念,使许多心理疾病转变成了身体躯体疾病。一旦如此,治疗起来就难了。
谢邀,心里疾病应该是忧郁症,心里变态一类型的病,这些的确是病,得这些病的人狂躁不安,生不如死,常常会做出一些伤害别人的事,因为她他不能控制自己,这些人需要爱心和理解,也需要亲人对她他的病进行医治,而不是让人去嘲笑她他,拋弃她们。
☞本篇由妇专委特邀心理问答专家志愿者单正巧老师回答。
这是受我们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影响,中国人受儒家文化影响之深,讲究中庸之道,绝大多数人的趋同性大于独特性,让他公布自己的痛苦情绪和纠结的内心世界,他是有羞耻感的,所以才会有“死要面子活受罪”之说,更多的人遇到心理疾病,往往选择避之不谈,隐忍度日。
再有就是社会大众的文明程度,良莠不齐,全民素质还没有上升到关注精神世界、心灵世界。再说心理咨询与治疗,很难量化,很难让老百姓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难从无形变成有形的效果,因此全民认同还有一个过程。
还有一部分人是无奈。因为心理咨询和治疗,费用往往都很高,就拿精神动力学派来说,就要求来访者是四有之人,既有钱有闲有精力有头脑,显然,广大的劳苦大众还不具备,似乎心理疾病是一项奢侈的消费,无奈之下只好一笑了之,得过且过。
说一千道一万,心理疾病,其实跟感冒发烧一样,早发现早治疗愈后好,如果拖延下去,小病拖成大病,后悔莫及。
☞本文版权归作者本人,未经允许严禁转载,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妇专委协会近期推出线上系列公益微课,每周一次,欢迎收听,详询请发私信或留言。
☆单正巧,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级职称,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妇专委,懋德中心志愿者。20多年的军旅从医经历。擅长精神动力取向,工作方向有丧失,婚姻情感及家庭问题,各种情绪和压力引起的睡眠问题,抑郁、焦虑等各种神经症及其讲座,团体辅导,擅长团队合作,团队沟通等等。
心理创伤会导致精神分裂症吗?
只能说有一定的概率。有一部分人因为心理创伤会诱发精神分裂症。但是另一部分人不会。精神分裂症与遗传有一定关系,三代之内有精神疾病的个人在遇到重大挫折时[_a***_]诱发精神分裂症,其他人群发病概率要低得多。
但是那些熬过去的人群中因为早期心理创伤,未来其性格,人格,思想等也会有所变化,对未来的生活或多或少有些影响。
会!心理阴影会造成幻听甚至幻视,经常发呆,呆滞,木纳,因为内心与行动不协调,会导致小脑控制行为与心理活动时出现紊乱。就像主机超负荷运行一样,最终导致分裂出另外一个幻想的角色。建议多散心,多与人相处,越开朗越容易被治愈。
你好,心理创伤能否直接导致精神分裂症这在医学上没有足够的证据,精神分裂症起病原因较复杂,但很多患者都是无明显诱因缓慢起病,即使有明确的事件影响到病人导致精神分裂症发病,这些病人的***性症状和之前的起病诱因也无明显的关联,症状也不断的泛化;说到心理创伤导致的精神疾病,我们应该了解的是应激相关障碍,也成反应性精神障碍。
那么决定应激相关障碍的发生、发展、病程,及临床表现的因素有:
(1)应激性生活***和不愉快的生活处境。
(2)个体易感性素质。
(3)文化传统、教育水平及生活态度和信仰等。
在应急相关障碍中包括,急性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适应障碍,提到应激障碍,我们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心理应激。在1936年,加拿大学者塞里(
Selye.H
)首先提出心理应激的概念,他认为这是机体对伤害性***的非特异性防御反应。1968年,拉泽鲁斯(Lazarus)认为心理应激是个体对外界环境有害物、威胁、挑战经认知、评价后所产生的生理、心理和行为反应。到了如今,现代应激理论将其定义为:应激是个体面临或觉察(认知、评价)到环境变化(应激源)对机体有威胁或挑战时做出的适应性和应对性反应的过程。应激的理论
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了解一下应激;
(1)应激是一种***物:如工作压力、人际关系紧张、拥挤、迁居等。
(2)应激是一种反应;应激是个体对***或应***境所作的应答反应,它导致个体各种机能的变化,且个体能够体验到这些变化。
(3)应激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过程:现代应激理论将应激过程分为输入、中介、反应、应对四个部分,这四个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4)应激是机体对内在和外在环境变化的应对过程:应对能力和技巧是决定机体是否产生应激及应激强度的重要因素。
应激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变化,失衡又平衡的动态的整体,通常把应激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冲击期,一般数分钟到几小时;特点:个体反应为“茫然”休克状态,定向、注意可出现某种程度障碍;
第二阶段:模棱两可期,以不确定感、混乱感为特点,并伴有情绪障碍;
第三阶段:重建期,结果可能是功能改善,或者障碍慢性化两者之一。
急性应激反应
又称急性心因性反应,是由于突如其来且异乎寻常的强烈应激性生活***所引起的一过性精神障碍。病程特点:发作急遽,及时治疗,预后良好;创伤***后的几分钟之内发生,几天(甚至几小时)之内消失;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青少年。发病因素:
突如其来且超乎寻常的威胁性生活***和灾难。个体体验:难以承受的创伤性体验,生存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比如严重的生活***、重大的自然灾害、战争场面等等。症状表现:最初的“茫然”状态、定向力障碍、意识水平下降、 抑郁、 激越或活动过度、健忘、退缩 、焦虑症状(如出汗,心跳加快,脸红)、注意力狭窄。
创伤后应激障碍
继创伤或灾难***件之后长期存在的焦虑反应,通常为经历或目睹了创伤***:如死亡或死亡威胁,自己或他人受到严重伤害,自己或他人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胁;表现为无助、高度紧张和恐惧。创伤后应激障碍常在创伤***后3-6个月内发生(有时可更久),
表现场合应激***有关,如想象,做梦,或创伤***的闪回;回避可提示创伤***的线索;遗忘了创伤***的重要方面; 暴露于可提示创伤***的情境会出现高度警觉和焦虑; 抑郁或易激惹;社会退缩;注意和记忆困难;恶梦和睡眠障碍;容易惊跳等等。
适应障碍
是一种短期的和轻度的烦恼状态和情绪失调,常影响到社会功能,但不出现***性症状。发生是对于某一明显的处境变化或应激性生活***所表现的不适反应,比如:更换新的工作,考入大学, 移居国外, 离退休后或患严重的躯体疾病引起的生活适应障碍。特征是在明显的生活改变或应激源后出现短期的痛苦和情绪障碍。
如果病人存在心理创伤,我们要根据创伤的严重程度和病人的反应表现来进行诊断,对于这类创伤导致精神障碍的病人,和精神分裂症患者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受损较严重,认知、情感和意志行为互不协调,随着疾病的加重患者不同程度出现衰退的表现;而除了急性应激障碍的患者在发病期可能存在紊乱的表现,多数患者知、情、意还是能够协调的,且和遭受的应激***有一定关系,社会功能虽受影响但没有精神分裂症严重,有些通过积极的治疗能够恢复到正常水平,精神分裂症患者要想社会功能恢复比较困难,以上是我对该问题的总结,感谢关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alerifajar.com/post/5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