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疾病中医辨证,然疾病之症状与辨证之症状大多无关,何故?
西医以表现的症状命名,以各器官不同病理解剖症状,命不同病症名,如肺部器官功能病变,可分为多种病症名,肺结节,肺气肿等,至病菌侵入致病,细分为多种类型病症,这可以说比较科学性。西医没有错,是西医能发现病,但能够用于治疗的药物跟不上,是有心无力。对于调节增强人体体质方面,西医也是没有办法,是巧妇难做无米之炊。
中医辨证施治,大至是将疾病分为外邪入侵,及内在各器官功能性病症,两大类型。外邪入侵是以风热(快速感染),寒湿(慢性感染)两大类,又以人的体质细分受感染轻重类型。中医对内在器官功能病症,外邪入侵,以脏腑经络,伤寒论,温热病论,三焦论证,分为阴阳虚实,卫气营血,急性与慢性,表症与里症,以气血津液失调为主要治疗依据。对外邪入侵以扶正驱邪(清热解毒),对本身器官功能病以调节身体素质,促进自身修复功能为主。中医治病是以本治标,以调理身体素质为基础,是从根本上治疗疾病,中医虽然没有西医的生物病理科学,但有宏观的生物生命理论。西医懂病无药,中医懂病,又有取之不尽的中医药。
“辩证”,“辩”者求证。
中医理论“有形于外,必有诸于内”,而不是只看表面现象的症状。
几个症状可能是同一个原因造成的。一个症状也可能是几个因素的共同点。
西医侧重的是部位病变,所以多以部位命名,名目繁多。
中医追溯的是发病因素,而多以功能(阳)与物质(阴)来命名,不外阴阳虚实表里寒热。
所以西医指的“病”是表面可见的症,
中医是求证可见症的“病因”。
西医疾病名称多得吓人,研究细致周密,对付疾病的药物也多如牛毛,有些病药到病除,有些病有没有好药只好听天由命。中医从根本上探究病因,反而大道至简,方向准确,除非病人悟性差,不能坚持用中医思维认识疾病,半途而废,否则必能至少缓解疾病,大多慢慢好转,中医讲究病去如抽丝,讲究慢慢来,毕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譬如一段时期我得了皮肤病,中医叫血虚生风,给我配了七帖中药,喝了后,身体状态有所改善。西医呢,化验一下,叫血小板减少,给我补血的药就对了,我问:西医也有补血的药吗?医生说:废话不是。不过我发现西医医生给我的这药是中成药。中国走中西医结合的路就对了。
师带徒之纯中医诊疗出师的徒弟是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的。其原因往往是,一见到西医病名就联想到西医诊断理论,而纯中医理论不扎实,得出结论看似中医理论,实则西医思维。要想避免这种情况:
1,必须把西医病名和西医症状抛之脑后。
2,必须以四诊手段收集信息。
3,必须用中医四大名著的诊断知识来诊断和立法。
4,必须首选经方,其次时方。
西医将出现的症结错误的命为病,而现代中医也把表现看作证。其实二者都错了,都忽略了病。例如:西医说胆囊炎,胆囊炎就是病吗?引起胆囊炎的才是病。中医说虚证,虚证就是病吗?也不是,引起虚证的才是病。
治疗与调理有什么区別?
治疗就是医生针对病人的主诉和***检查结果,所做的治疗如消炎,止痛,解热 ,手术,甚至脏器移植等等。也就是病人生危机,或者工作生活受到影响和困难需要立即解决问题的。
调理是指一些慢性病或者身体亚健康的人从西医讲是身体内缺乏某种原素需要服药和生活饮食方面注意的。
另外从中医角度讲就是人体阴阳失去平衡或脏腑功能由风。寒。暑。湿。燥。火影响需要服用中草药来调理。是阴阳平衡。提高人体抵抗力。使之恢复健康。
- 可以用一个故事来说明,若我们在鱼缸养了11条鱼,鱼是用水来养的,鱼养得好不好,是由水质决定的,有一天有一条鱼生病了,有人建议说赶紧撒点药,但是我们撒药的话,其他10条鱼会不会受影响?答案是肯定的。当我们平时感冒,咳嗽,高血压了,吃药时有没有想过这药除了治感冒还有它的副作用,药厂都会在说明书注明它的副作用,比如说伤肝,伤肾,这与在鱼缸撒药没什么区別。
- 那么当鱼缸里的水变脏的时候,出现鱼生病,鱼翻肚子,鱼死亡,我们该怎么办?是不是撒药?有问题的鱼扔掉?换掉所有鱼?相信所有人都说换水。
- 其实上面说的11条鱼就是人体的五脏六腑,鱼缸就是人体,鱼缸里的水就是我们体液,因为人的体液占了70%,鱼养得好不好是水决定,那么健康也是由血液来决定,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当身体不舒服检查时都是抽血来检查,查查血液中的转氨酶,尿酸,血糖等等,其实这些就是血液中的垃圾,就是看血液是否干净。
- 因此换水就是调理,就是从整体出发,撒药,扔鱼,换鱼就相当于治疗中的吃药,动手术,只是局部出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alerifajar.com/post/6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