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医院检查,发现凝血功能不正常?
常见的原因有:1、先天性的疾病引起的凝血四项不正常,比如血友病A、血友病B、血管性血友病患者、由于先天性原因导致凝血功能不正常,主要表现为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明显的延长;2、常见的原因就是严重肝病引起的凝血四项不正常,可以表现为凝血酶原时间、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以及凝血酶时间都出现明显异常的情况
凝血因子缺乏是怎么回事?
凝血因子缺乏常见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存在基因问题或者不排除,由于存在明显的造血功能异常有关,也不能排除营养状态问题有关的,如果有存在凝血功能异常,建议需要及时完善基因检查,看一看有没有存在基因变化的,平时饮食建议你要均衡的。
什么原因会导致凝血功能障碍?
凝血不良的原因很多,可能是由血友病等遗传性疾病引起的。一般情况下,凝血不良,出血风险高。还有一些疾病会导致凝血不良。最常见的是肝脏疾病,如重型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这些疾病会导致凝血不良。还有一些药物会影响凝血,比如华法林,有些孩子误食老鼠药后可能出现凝血功能障碍。一些白血病也会影响凝血。
凝血功能差是怎么回事?
凝血功能差是怎么回事
凝血功能差可能性是出血性疾病,可见于血管性疾病、血小板减少、凝血障碍等疾病。
通常大众说的凝血功能不好通常表现为全身各部位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难以止血。当各种原因导致出血时,人体会通过血管收缩、血小板血栓形成和血液凝固三个过程来完成止血,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异常都会导致止血障碍,称为出血性疾病,大体上可以分为获得性和遗传性两大类,若按病因和发病机制,出血性疾病可分为:凝血障碍、血小板减少或功能障碍、血管异常等。
1.血管性因素,如单纯性紫癜、过敏性紫癜、老年性紫癜、维生素C缺乏症等。
2.血小板减少或功能障碍,如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药物性血小板减少症、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继发于抗血小板药物等情况。
3.凝血障碍:如血友病、纤维蛋白原缺乏症、维生素K缺乏症、肝脏疾病、抗凝药物使用过量、蛇咬伤、药物敌鼠钠中毒、重金属中毒、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
要改善凝血功能、降低出血风险,必须明确病因、治疗原发病,再根据病因治疗,比如维生素K缺乏所致的凝血功能异常,需要补充维生素K。
本内容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血液内科 副主任医师 孙雪飞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血凝四项有哪些?
血凝四项包括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和纤维蛋白原。操作前必须检查。凝血酶原时间正常11-14秒,比正常对照延长3秒以上,是外源性凝血途径反应的重要指标。凝血酶原部分激活时间正常25~37秒,比正常对照延长10秒以上。凝血酶时间是纤维蛋白原含量或质量是否正常的指标。正常范围为16-18秒,超过正常控制3秒为异常。纤维蛋白原正常范围为2-4G/L。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alerifajar.com/post/6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