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发展到今天,***检查很重要,在基层缺乏***检查的情况下大夫该怎么做诊断?
基层医院缺乏医疗仪器设备,也不具备留住顶尖人才,所以基层医院卫生院只适合最基础的基本医疗保障以及预防医学,慢性病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
病人头晕,不单单是睡不好觉,还有很多疾病可以导致头晕的。千万不要拦着热情地留下来仅凭听诊器手电筒为病人“诊治”疾病。一旦是脑血管疾病,就需要紧急进行头颅CT检查了。一部CT设备,不是一般的卫生院可以购置的,巨额投入还得维护以及保养,都得花钱。雇请CT影像操作师,配套也需要投入。
病人胃疼,没有心电图、B超以及胃肠检查设备,盲目用药会误大事的。胃疼可以是胃炎、胃溃疡、急性阑尾炎以及致命的急性心肌梗死。不具备治疗条件千万不要留下来治疗。这样反而会耽误病人的就医治疗的。胃穿孔也是很麻烦的事情,基层医院没有条件,不要逞强。
专科性很强的疾病,也要让病人及时认识最好最便捷的正规医院。比如眼疾,应该找眼科医院,笑掉牙得找牙科医院。那里有专门的医疗设备和专业的人才。
基层医院卫生院条件极其简陋,一些公益组织捐献的医疗仪器也是淘汰的或者从来没有人会操作的。尘封已久心电图机时而正常时而失灵,让心跳忽快忽慢,不要吓到人就好了。
诊断疾病都很费劲,治疗上更是麻烦。这是人们大病小病都往大医院挤的原因之一。往上送也是基层医生控制风险最有效的策略。
就知道是脑出血,出血部位?出血量?出血程度?不是靠连蒙带猜就能够拿下手术的。当然,鼻腔流血没有人会以为是月经迷了路,痔疮出血以为是流产失血……这些都需要专业医生进行诊治的。
提这个问题一定说的西医,因为中医一般不需要检查的。其实西医的基层医生同样要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基础知识,不但熟知症状学及鉴别诊断学,望,触,叩,听的西医四诊参合也要运用自如及得当,尤其在疾病的签别上更应仔细,稍有不慎即会形成误诊,造成的后果将不堪设想。所以基层医生也不好当的。
当然,基层医生一般为常见病,多发病,遇到疑难病例是要推荐到当地上级医院的。
老朽认为作为一名基层医生应多学科,包括中西医,内科外科,全科合格基本了解病症诊断。如痰,涕,線产生根原,个人认为痰多产生肺部,蓄于喉咙。涕产生于脑髓,蓄于鼻腔。線体产生于脾胃津粘液,蓄于口中。是本人经常观察于体验。如痰一用力将痰液卡出口。当鼻涕塞堵时用力醒出时脑子感觉清醒。有时睡觉醒会有線液表现。因此可以根据病症根原去对症下药。
基层医院诊疗疾病,主要针对慢病、轻症,诊断时一定遵循“望触叩听”的基本原则,联合“闻、问、切”的中医诊断原则,记住:一个或并列的几个诊断一定要能解释病人所有的症状。如果有解释不了的症状或体征,那么可能就是诊断错误。遇到重症和急症,在做吸氧、止血、输液等急救处理的基础上,及时送上级医院诊治,切莫盲目处理,延误治疗。
我告诉你,哪里也不用去检查。如果你是中老年,你就买一台血压计,年轻人就不用买。关注自己血压,再关注自己的大便,一天一 两次大便,如果两三天一次大便就不正常了。
如何解决血压不正常和大便不正常?一日三餐多吃蔬菜水果尤其是苹果。养成多吃蔬菜水果的习惯。大便正常了血压也就正常了,这就是治未病。
为什么临床上很多疾病是秉持着无症状不治疗的原则?
题主说的是“无症状不治疗”,这句话没有写进教科书,只不过是临床工作口口相传的经验,如果要写进教科书,肯定的加一句动态观察,酌情处理。因为和那句:任何药物不谈剂量就是耍流氓!是一个道理。
任何疾病的治疗都要整体考虑,权衡利弊,再做决定。这也是目前远程网络会诊难以解决的死结。因为你无法接触病人,仅仅可以(问视听),不能体格检查(触叩)。片面的数据无法支撑整体完美的整体治疗方案。
比如现在我们经常遇见的[_a***_]体检,一个四十多岁的人,查出啥都好,就是血压高到160/100mmHg,这位先生没有任何头昏,头疼,恶心呕吐的症状。那么需要治疗吗?
他天赋异禀?就是血压高,就是不爆血管,就是生龙活虎,疾病就是拿他没有办法?
错了,高血压病本来就是一种慢性疾病,也可能是某些疾病的表象(原发性高血压,肾上腺肿瘤,脑垂体瘤等等)是逐渐慢慢发展的。而且人体也有一定的耐受程度;也可以理解为温水煮青蛙。那这位先生需要治疗吗?我的建议还是要进行控压治疗(生活习惯控制。日常行为管理,动态监测血压,口服降压药物等)。根据患者血压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第二个患者,80岁老太,不慎滑倒,腰椎压缩性骨折,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史,近期还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那么她的腰椎压缩性骨折需要治疗吗?不需要积极(手术)治疗了,风险太高,收益不明显(没有神经压迫症状,外固定,动态观察,卧床休息即可),术后也就是将来能站起来自己行走,不做有可能瘫痪在床,但总比碰上手术风险有可能会去世要强。
第三个患者,老年男性58岁,体检发现前列腺钙化斑,但没有临床症状,这不需要手术,也没啥好药,也不影响生活,所以动态观察即可。
所以综合考虑的话,其实是没有症状的疾病,一定尽可能弄清病因,整体分析,再做决定(无论是药物还是手术)。动态观察病情变化,随时准备再治疗介入。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alerifajar.com/post/7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