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心理医生也会得心理疾病,这是为什么?
医生患各种疾病的可能性不比普通人低,甚至在心脑血管、精神心理、失眠等疾病方面的发病率要显著高于普通人群。同样的道理,心理医生既然是一名医生,患各种精神心理疾病的可能性当然也不低。心理医生和心理咨询师长期接触患者或来访者的负面信息,对自己也会有一定的影响,如果自己不够强大,不能分清工作和生活的界限,很容易患各种精神心理疾病。
这个问题非常好,也非常重要,但并不是所有的心理医生都会生病。
心理医生必须要有同理心,才能够感受到病人的痛苦,如此才能获得病人的认可与信任,并找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也是这个原因,心理医生容易陷入一种救人的心态,它其实就是一种上帝的视角:我要拯救你。
比如,病人缺少父母的爱,与父母之间有很严重的障碍。心理医生代入父母的角色,虽然会帮到病人,但长期下去自己也很难抽身,双方都可能把心理医生定位成父母的角色,并产生惯性依赖。
心理医生如果把自己的位置放低一些,并在心里始终给病人的父母留个位置,自己在带入角色之后就很容易跳出来,也不会对自己产生影响。
总体来说,心理医生在面对病人时的心理非常微妙,时机与分寸都需要严谨的把握。
如何在解决病人问题的同时,避免自己陷入其中,对心理医生是一种考验。
首先明确心理医生也是人,人总有生病的时候,无论是心理还是身体,正如医院里的医生也难免死于各种疾病。
患心理疾病原因各种各样,有的是童年创伤,成年压力,有的是人格缺陷,认知狭窄等等。人生本来十之八九都是不如意,心理咨询师也非天生俱足,也要经历童年,青少年,中年及老年的发展期,成长中的创伤和压力同样不会因为是咨询师而避免。
心理咨询师每天面临的人群都是不健康人群,求助者可以向咨询师任意宣泄,而咨询师的职业规范就是保密原则,如果没有经过严格正规的培训,情感隔离不好,咨询师反而成了不良情绪的接盘侠,长期以往,反而形成自身心理问题。
国外一个心理咨询师在获得资格时,必须首先经历几百小时的个人成长以及督导。从业过程中也需要同辈督导及上级督导。但是国内从业不规范,设置不严格,咨询师往往忽略了督导和个人成长的必要性,用生命做咨询,不知是伟大还是一种悲哀呀!
心理医生得心理疾病,这是职业所致吧。心理医生得心理疾病也很正常,这是长期从事心理咨询行业,压力过大,导致患病的风险更高。
心理医生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病患,看到很多人性脆弱不堪的时候,接触到行行***患病的情况,背叛、崩溃、焦虑、抑郁、烦躁、自私等等。心理医生是病人的情绪垃圾桶,为病人提供情绪宣泄的窗口,还要负责安抚病人的情绪。这样长久以来,会产生情感共鸣和积累,这也是这一行必须要承担的风险。
所以,建议心理医生平时也给自己减减压,多放松,通过好的方式把不良的情绪和压力及时宣泄排解出去,心理不要装太多。不要让这些负面的情绪和不好的东西累积。
但是,尤其是心理医生,更要有一个健康、健全、乐观的心态。增强心理承受能力。不要钻牛角尖,更不要走极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这个问题其实这样问可能更有意思:心理医生是否更容易患心理疾病?
心理医生是否也会患心理疾病?这是非常明确的事情,就像医生也会患病一样,人吃五谷杂粮,需要工作,希望生活充实且丰富多彩,都有可能患这样那样的疾病,只是不同的人群患各种疾病的概率相对有差异罢了。
心理医生不仅仅可能患心理疾病,而且,患心理疾病的概率可能要大于社会普通民众。
因为心理医生长期在接触各类心理健康问题的过程中,会产生情感共鸣并积累,同时,自己也难以逃脱世俗影响,在工作、生活和期盼的碰撞中,如果不能恰当的认知交融,积累的各种情绪更容易让职业人员坠入职业陷阱。
突然发现自私是很多心理障碍的原因,请心理学人士说说为什么?
谢谢邀请。自私不是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
心理障碍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对事物的处理过程中,做错了或者想错了,从而导致产生一些现实的困难,这些困难又得不到解决,进一步进入一个心理的误区,在这个误区里苦苦追寻却不得要领。
解决心理障碍的办法是,通过细密的心理分析,通过当事人现在表现出来的症状,追及引起问题的根源,在这个根源里找到其做事错误的做法和想法,改变这些错误的做法和想法,就可以使当事人合理面对困难,困难解决了,障碍也就随之解决了。
自私也可以导致某些心理障碍,比如过度自私,本身就是一种人格障碍。而过度自私的人,由于自私而使人际关系恶化,导致其处于比较艰难的社会关系,这种艰难又引起他的痛苦,呈现出来的就是心理障碍的表现。认识到自己的自私,改变自私的人际关系,才能走出人际关系恶化的困境,这样就会走出心理障碍。
本人从事专业心理疏导工作多年,这是我对心理障碍的理解,仅供参考。
不知道题主问这个问题有没有先想清楚,任何一个人能够正常的生存下来,他一定是自私的,可这么说吧,不自私则无人,所以当他在说自私是很多心理问题的原因的时候,我想这个问题从根本上就有问题。
“自私”是被误解的概念。
“自私”不是“心理障碍”的原因,“实现自私”是本性的追求,“实现自私的手段不当”才是“心理矛盾”的肇因,持续的应对不当导致恶性循环,才是心理障碍的原因。
第一,“利己之心”是本性;
第二,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支持与社会关系是实现“利己之心”的必要条件;
第三,损人利己,难以为继;
第四,损人不利己,显然愚蠢;
第五,“好心”未必有好报,但不忘初心,一如既往,则是一种情怀,此所谓“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第六,以利己之心为动机,以利他之行为手段,实现合作双赢,这可以收获持续的幸福,此为大智慧。
得了心理疾病到底该不该休学?
得了心理疾病到底该不该休学?
现在青少年患上心理疾病的很多,[_a***_]的是焦虑症,强迫症,抑郁症,还有学习障碍,严重点的不能去学校。出现这种情况,不建议休学,可以先请1周,或2周的***,利用***期调整,等康复,或基本康复以后,在回校继续学习。
首先是家长要了解心理疾病的原理,理解孩子的痛苦,他们不是装病,不是怕困难,而是真难受,利用网络,平台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先看看心理咨询师的文章,听听音频,体会一下,是不是和孩子的经历,症状,感受相似,如果感觉对,让他孩子看看,听听,觉得有道理,就找联系方式,和这位心理咨询师直接交流,如果孩子觉得,自己的问题心理咨询师很了解,就可以建立咨询关系。做咨询的时候,积极配合,按时咨询,认真体会,反思,不断的调整,让自己的症状不断降低。
调整1周或两种,状态好了很多,但还不能彻底康复,可以上学,在学习的过程中继续调整,就会感觉自己的状态越来越好。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alerifajar.com/post/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