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的产生与心理压力有关吗?
研究表明胃溃疡、胃食管反流、功能性胃病等胃部疾病均受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影响。胃病的发生与人的心理压力有着很大的关系。
目前,医学界认为焦虑、抑郁的消极情绪容易导致胃溃疡。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通过影响人体激素分泌和免疫系统功能,而神经、内分泌、免疫机制的改变会直接使人体器官发生器质性改变。也就是说,长期负压下容易损害胃的机体功能。据研究表明约30%-65%的溃疡病是由心理压力所引起的;心理压力过大容易使胃液分泌失调、胃黏膜缺血、胃壁运动减弱,从而容易引起胃溃疡;黏膜供血不足是与病变程度成正比的。
功能性胃病被称之为胃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生理功能失调性疾病,好发于20-50岁之间,病情缓慢,常受情绪、压力、饮食等因素影响。功能性患者应注重调整心态、改变生活方式,多参与室外活动,放松心情,减轻心理压力。
另外,心理压力所带来的负面情绪除了容易引起胃病外,也容易使癌细胞有可乘之机。我国学者研究表明,81.2%的癌症患者病前经历了负性生活事件,66.9%的癌症患者病前存在负性情绪,其中抑郁情绪占70.7%,焦虑情绪占92.3%。抑郁、焦虑、绝望和难以发泄的悲观情绪,是发生癌症的先兆。
所以说,心理压力对消化系统的影响小则引发胃炎,大则导致胃癌;因此,在现代快节奏生活中,应学会自我缓冲生活的压力,做情绪的主人,呵护胃的成长。
胃病和心理压力有明确的关系,心理压力大容易导致胃溃疡胃炎等胃病。
从事的心理压力大的人群,或者心理容易焦虑的人群都是胃病的高发人群。他们常常出现胃溃疡、慢性胃炎等胃病,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是两方面:
1.心理压力大时,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失去平衡,导致胃酸分泌明显增加,胃酸对。胃的攻击作用超过了胃的保护作用,导致胃黏膜的损害出现胃病;
2.心理压力大时,胃黏膜的细胞屏障和粘液屏障功能下降,保护功能减弱,也容易导致胃病的发生。
所以针对这种病因导致的胃病,需要调节心理压力,劳逸结合,再配合保护胃的药物治疗,就可很快痊愈,反之如果心理压力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就算治好了胃病也容易复发。对于一些焦虑症的反复发作的胃病,配合抗焦虑药物治疗效果更好。
如有其他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我是杭川医侠,内科副主任医师,经常会发布医疗健康知识,欢迎关注。
(注:文中未标注的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作删除处理)
版权声明:本文为作者原创作品,版权归杭川医侠所有,其内容受《著作权法》保护;未经允许,拒绝商业转载;欢迎转发朋友圈,惠及更多人。
胃病与心理压力是有一定关系的。人有了心理压力,就会影响到情绪,情绪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肝脏的疏泄功能,情绪低落、心情郁闷,进而引起肝郁气滞,结果就是:肝胆犯胃。
脾胃的消化需要胆汁的帮助,胆汁又来源于肝,肝的疏泄失常则影响胆汁的正常分泌,而胆汁分泌失常又会反过来影响肝的功能,引起消化不良。
心理压力过大,心情郁闷引起肝气不舒,也会影响脾胃的升降功能,脾的清气不生、胃的浊气不降,郁堵中焦,消化吸收和运化水谷精微的作用自然都会受到影响。
机器不能正常运转,自然就会出毛病。所以,心理压力过大可以引起肝气不舒、肝郁气滞,都会直接影响到胃,产生胃病。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alerifajar.com/post/9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