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有七苦,是什么?
佛说人生七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
1、生苦:人在母亲肚子里很苦,出生时也要经历痛苦; 2、老苦:人老的时候,有气力衰退、身体老化之苦; 3、病苦:人在生病时身体和精神都遭受很多痛苦; 4、死苦:人在临死时要经历身体上和心里不愿意死的身心痛苦; 5、爱别离苦:相亲相爱的人往往不能长相厮守,分别时心里很痛苦; 6、怨憎恨苦:有怨仇、看不顺眼的人偏偏要在一起打交道,心里也很苦; 7、求不得苦:不论贫富贵贱都有自己所追求的一些东西,虽然各不相同,但往往不可能全部满足,求不到时很痛苦。
佛教五行指的是什么?
谢谢邀请,五行:一、圣行、梵行、天行、婴儿行、病行。
圣行是指菩萨修习戒定慧三学;
梵行是指菩萨以清净心去运用慈悲,为众生拔苦与乐;
天行之天是天然之理的意思,菩萨顺着天然之理,而成妙行,叫做天行;
婴儿行之婴儿是譬喻人天小乘,菩萨以慈悲之心,示现人天小乘之行,叫做婴儿行;
病行是菩萨为度众生,以大慈悲心与一切众生同受烦恼与病行。
二、布施行、持戒行、忍辱行、精进行、止观行。
佛教哪有五行啊?
佛教五戒:杀盗淫妄酒。
五蕴:色受想行识。
四谛:苦集灭道。
四大:地水火风。
三毒:贪嗔痴。
三藏:经律论。
三无漏学:戒定慧。
四果: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
三身:清净法身,圆满报身,千百亿化身。
四智:成所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大圆宝镜智。
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
六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漏尽通,神足通。
六根:眼耳鼻舌身意。
六尘:色声香味触法。
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五方五部佛:东方阿閦佛,南方宝生佛,西方阿弥陀佛,北方成就佛,中央毗卢遮那佛。
六道:天人,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
十二因缘: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
都说久坐不好,为什么老和尚念经久坐却长寿?
有老和尚久坐不动而长寿的大数据统计数字吗?诚然,那些著名的老和尚很多都是长寿的。可是也有很多不著名,或者不怎么著名的老和尚不一定都长寿。还有一些很著名的老和尚并不长寿,比如大家熟知弘一法师(李叔同),才60多岁就圆寂了。所以,久坐不动好不好,跟是不是老和尚没有必然联系。不要以为只要做了和尚,久坐不动也没事,照样可以长寿,不是这样的。久坐不动对任何人都没有好处,除非动不了。否则还是动静结合好,有动有静,对身体才好。除了身体的动静,还有心脑的动静,脑常动,心常静。自然就活得怡然,通透,潇洒。
都说久坐不好,为什么老和尚念经久坐却长寿?
题主之说久坐不好,指的是凡人常时间坐姿不变,会对身体造成一定伤害(“久坐伤肉”,此语出自《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篇》)。但这一道理仅适合一般凡俗之人。对于出家僧人(道士)和民间修行有一定功夫之人却不适用。
出家人和民间修行人士,每日都花费很长时间进行修练。如出家僧人(道士)每日除学习佛经或道教经典之外,还要在一日当中很长时间进行参禅***修练。这类出家僧众和道众都是功夫在身的人,用句气功术语来说,这两类出家人(包括在家修行的居士等)无论***用站、坐、卧、行多长时间,都不会使自己身体受到什么伤害(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卧伤气,久行伤筋,此“四久”系指不修练之凡人)。原因很简单,修练的人周身经络是畅通无阻的,这种人身体在“四久”状态下,周身气血依然顺畅运行体内,而凡人取任何一姿势过久,必然会因气滞血瘀而使身体相应部位受到伤害。这就是修练且具备一定高功夫的人,与世间凡俗不修练之人最根本和最大的区别。
再有,出家僧人一脱离红尘迈进寺院之门,便要遵循佛戒终生吃素,且每日要严格遵守寺规,作息时间极有规律。而且一般寺院皆坐落在风景怡人、空气极佳之地,上述所列诸多情况,皆对人健身增寿大有裨益。上述之益出家僧人皆得以蒙受,这种红尘之外之人得康寿之果,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呢?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alerifajar.com/post/9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