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和一个有心理疾病的人谈心?
希望他不要把精力总是集中在不良事件上。越想不愉快的事心情就会越不好,心情越不好越容易钻牛角尖,心情就会越发低落,陷入情感恶性循环的怪圈中。所以要适当转移自己的注意,就是一种转移法,将注意力转移到一些愉快的事情,关注自己的喜好,不仅思维上转移,还可以让他身体力行参与力所能及的愉快活动。还可以让做一些适当放松的活动,例如深呼吸、散步、打坐、冥想平静的画面、听舒缓优美的音乐等等。另外要他学会自我欣赏,多看自己的优点,多看事物的好处,多想事情可能成功的一面。也可以让他找好友或亲人交流,尽诉心曲,大哭一场也无妨,尽情宣泄郁闷情绪。
太多人不了解心理疾病,对心理疾病有误解,从而对周围有心理疾病的人***取了不正确的应对态度,即便是出于善意,但在某种程度上其实反而加重了对方的苦恼。下面就和大家了解下如何与心理疾病患者谈心。
1.不要和心理疾病患者有是非之争。
2.不要过高苛求。
3.淡化无名之火。
4.分享有益的信息。
5.懂得尊重和谦让。
因为患者对于外界负面的认知决定了他的情绪、态度和反应。心理疾病患者眼光中的世界是灰暗的,他们对周围一切的评估都是消极的,谈不上客观的理由。因此当患者和家人对于某件事出现口角或争执时,家人没有必要与患者争个明白,学会多让着一下患者。
他的心理疾病是属于轻微程度,还是已经到了与外界沟通出现困难障碍的状态了呢?
如果比较严重的话,建议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导师一起帮助。毕竟他们的方法要更专业,也会更有针对性。
如果是处于可控范围内,而他对你也不排斥的话,那么作为关心者,可以试着与对方交流谈心,引导他慢慢打开自己内心封闭的那扇门。
1.可以先从他感兴趣或擅长的话题切入。
一般对于自己关注的人或事,人们的专注度也会高一些,但也不能太过刻意,自然而然的提起,对方的戒备也会逐渐减小。
有了共同的话题,彼此间的交流才有后续发展的可能。
2.带他多出去走走,不要一个人闷在家里。
爬山运动散步旅行,既能转移注意力,也能让紧绷的情绪得到暂时舒缓和宣泄。
多看看外面的世界,这种方式永不过时。世界那么大,只有在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经历了更多的生活之后,视野才会打开,那时的也许就会得到不一样的灵感和体悟。
3.当他从你这里得到了信任与真心之后,即使你不问,他可能也会将内心的症结慢慢讲给你听。静心倾听,不要打断对方,也不要马上做出过多的评论。
只有足够了解对方的想法之后,才会清楚纠结所在,才能让自己更多的感同身受,从而更好地进行换位思考。
一定要避免直接告诉他哪儿做得不对,哪儿有问题,应该怎么做。也不要和他一起自怨自艾、怨天尤人。我们的任务是引导,不是决定。和他谈心的目的也是希望他能打开心扉,给他面对的勇气和力量,通过不同思维的碰撞,看到更多的可能,所以多一些正面的激励远比负面的指责要好。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都是相互的,所有的心理疾病都是因为长久压抑,自我设置障碍,局限在自己的世界,不愿意走出去,没有能够放心依靠的人,所以也不要别人随意走进来。这也是为什么有时一些话宁愿和陌生人说,而对身边的人拒之千里。
如果是真的关心、在乎,日久见人心,人心都是肉做的,就算不说,其实内心也能感受到。当你成为那个可以放心依赖信任的人之后,相信你们的谈心能够顺利进行。而且千万不能破坏这份信任,一旦有了失望,后面做的再多,可能都无济于事了。
如何和一个有心理疾病的人谈心。
首先界定这个心理疾病是在可以正常对话的范畴。(无幻听、妄想,有自知力,可以表达符合常规意义的喜怒哀惧。如果有这些情况、是谈不了心的,需要就诊。)
其次界定这个人是题主很重要的朋友或者亲人。(不求不帮是一个原则,不为了好奇去谈去探是另一个原则。)
最后如果身边的亲友在饱受心理困扰时,可以怎样谈心。可以参考心理咨询师建立咨询关系的方法——“尊重、热情、共情、真诚、积极关注。”
把对方当成一个独立的人去尊重;
耐心、认真、不厌其烦;
尽可能站在对方的立场感受他的感受;
“真话不全说,***话全不说”,
实事求是的适度反馈;
而不是居高临下的说“你应该怎么做才行”。
谈感受、不谈评价,
倾听,不要指导。
讲事实、摆道理走的是脑、用的是思维,
用感受触动感受比较容易打开心扉。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alerifajar.com/post/9386.html